时间: 2025-04-25 23:0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2:48
美人红甲
作者:徐渭
近日新妆处处施,
玉纤染草学胭脂。
并将樱颗销筠管,
忽散桃花上柳眉。
春色每从梢畔露,
丽情半出袖边知。
塞风昨夜吹胶折,
抱得琵琶下手迟。
最近,女子们的妆容到处施展,
细腻的手指用草色染出胭脂的颜色。
她们用樱桃般的嘴唇轻轻地抹粉,
忽然之间,桃花似的眉毛又浮现在柳树下。
春天的色彩总是从树梢露出,
美好的情意半藏在衣袖边缘。
昨夜的北风吹得花瓣纷飞,
我抱着琵琶,手下却迟迟不能弹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樱颗”和“桃花”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女性的赞美与欣赏。古人常用自然景物比拟女子的姿态与妆容,增强了诗歌的意象。
作者介绍
徐渭(1521年-1593年),字文长,号青藤,晚号徐文长,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和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常常表现出个人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美人红甲》创作于明代,正值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风气较为开放,女性的美丽和妆容成为诗人关注的焦点。这首诗通过描绘女性的妆容和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美人红甲》是一首描写女性妆容与春天景色的诗,展现了作者对美的独特理解与细腻观察。诗中通过“新妆”“樱颗”“桃花”等形象,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女性的娇美。作者用生动的比喻与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能够看到女子那轻盈的妆容和春日的盎然生机。
从情感上看,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尤其是最后一句“抱得琵琶下手迟”,似乎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这种对美的欣赏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具美感,又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全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樱颗”和“桃花”的比喻使得意象更加鲜明。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美的欣赏、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樱颗”主要指什么?
A. 樱桃的果实
B. 樱桃般的嘴唇
C. 樱花的树木
答案:B
“塞风昨夜吹胶折”中,“胶折”指的是什么?
A. 花瓣凋零
B. 琵琶破损
C. 风吹折了树枝
答案:A
本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美的追求与感慨
C. 对爱情的渴望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美人红甲》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的情感,但徐渭更注重细腻的女性美,而李白则更偏向壮丽的自然景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