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7:18
原文展示: 矛俞新福歌 王粲 〔魏晋〕
汉初建国家,匡九州。 蛮荆震服,五刃三革休。 安不忘备武乐修。 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 子孙受百福,常与松乔游。 烝庶德,莫不咸欢柔。
白话文翻译: 在汉朝初建国家之时,统一了九州大地。 南方的蛮荆之地也震惊并臣服,五种兵器和三次改革都停止了。 在安定之时也不忘修备武乐。 宴请我们的宾师,恭敬地用于御天,永远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 子孙后代将享受百福,常常与仙人松乔一起游玩。 众人的德行,无不感到欢欣和柔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粲(约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三国时期文学家、官员,“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诗歌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粲在魏晋时期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安定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汉初建国家”和“蛮荆震服”等,都是对汉朝初年统一和稳定的回顾,而“安不忘备武乐修”则表达了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忘军事准备的观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汉朝初年统一九州和南方蛮荆之地臣服的描述,展现了国家的强盛和安定。诗中“安不忘备武乐修”一句,体现了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忘军事准备的智慧。后文通过“宴我宾师,敬用御天,永乐无忧”等句,描绘了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即国家安定,人民无忧,子孙后代享受百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以及即使在和平时期也不忘军事准备的智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蛮荆”指的是什么地区? 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D. 西方 答案:B
“安不忘备武乐修”表达了什么观念? A. 和平时期不需要军事准备 B. 和平时期也不忘军事准备 C. 军事准备只在战时进行 D. 军事准备无关紧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