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野步十首》

时间: 2025-05-02 18:16:54

诗句

潇洒枯藤老屦,行行只复行行。

泥路野人屐迹,石桥流水琴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6:54

原文展示:

野步十首 陈普 〔宋代〕

潇洒枯藤老屦,行行只复行行。 泥路野人屐迹,石桥流水琴声。

白话文翻译:

穿着潇洒的枯藤编织的老鞋,一步一步地走着。 泥泞的小路上留下了野人的脚印,石桥下的流水声如同琴声一般悦耳。

注释:

  • 潇洒:形容举止自然大方,不拘束。
  • 枯藤老屦:用枯藤编织的旧鞋,形容简朴自然。
  • 行行只复行行:重复“行行”,强调行走的动作。
  • 屐迹:脚印。
  • 石桥流水琴声:比喻流水声如同琴声一样悦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表达深远的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野外漫步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野外漫步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潇洒枯藤老屦”,通过“潇洒”一词,传达了诗人自然大方、不拘束的态度,而“枯藤老屦”则进一步以简朴的物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后两句“泥路野人屐迹,石桥流水琴声”,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如“泥路”上的“屐迹”和“石桥”下的“流水琴声”,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潇洒枯藤老屦”,通过“潇洒”形容诗人的态度,而“枯藤老屦”则以物象传达了简朴的生活态度。
  • 第二句“行行只复行行”,重复“行行”,强调了行走的动作,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
  • 第三句“泥路野人屐迹”,通过对“泥路”上的“屐迹”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
  • 第四句“石桥流水琴声”,以“流水琴声”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流水声的悦耳动听。

修辞手法:

  • 比喻:“石桥流水琴声”中,将流水声比喻为琴声,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重复:“行行只复行行”中,通过重复“行行”,强调了行走的动作,营造出悠闲自在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的“潇洒”、“枯藤老屦”、“泥路屐迹”和“流水琴声”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自然、简朴、和谐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潇洒:形容诗人的态度自然大方,不拘束。
  • 枯藤老屦:简朴的物象,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
  • 泥路屐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 流水琴声:以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流水声的悦耳动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潇洒枯藤老屦”形容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拘谨 B. 自然大方 C. 冷漠 D. 热情
  2. “石桥流水琴声”中,诗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的“行行只复行行”强调了什么动作? A. 奔跑 B. 行走 C. 跳跃 D. 站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物,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陈普的《野步十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但陈普的诗更注重简朴生活的表达,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意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陈普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宋乔年真赞 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 写真自赞五首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赵景仁弹琴舞鹤图赞 西江月 用明发不寐有怀二人为韵寄李秉彝德叟 题阳关图二首 景珍太博见示旧倡和蒲萄诗因而次韵 再次韵寄子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完气足 瞀妄 包含蔬的词语有哪些 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梦撒撩丁 谐漫 犯颜苦谏 女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一渊不两蛟 猜拳行令 車字旁的字 假居 羞结尾的成语 飠字旁的字 包含静的成语 玄字旁的字 指掌可取 意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