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30:41
原文展示:
送陈郎中重使西域三首 其一 曾棨 〔明代〕 曾驱宛马入神京,拜命重为万里行。 河陇壶浆还出候,伊西部落总知名。 天连白草寒沙远,路绕黄云古迹平。 却忆汉家劳战伐,道傍空筑受降城。
白话文翻译:
曾经率领宛马进入神圣的京城,如今再次受命远行万里。 河陇地区的百姓带着酒浆出来迎接,伊西各部落都闻名遐迩。 天空与白草相连,寒冷的沙漠遥远,道路蜿蜒穿过黄云,古老的遗迹平坦。 不禁回忆起汉家的征战劳苦,路旁空留着曾经筑起的受降城。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棨(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棨,号东篱,江西吉水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怀之作。此诗是曾棨为送别陈郎中再次出使西域而作。
创作背景: 明代为了加强与西域的联系,常有使者出使西域。陈郎中再次出使,曾棨以此诗表达对其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西域的重视和汉家对边疆的征战历史。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陈郎中再次出使西域的描述,展现了边疆的辽阔和历史的厚重。首联回顾了陈郎中曾经的功绩,颔联描绘了边疆百姓的热情迎接,颈联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了旅途的艰辛和边疆的荒凉。尾联则通过对汉家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边疆和平的渴望。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边疆的风貌,又寄托了诗人的情感和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宛马”指的是什么? A. 古代西域的名马 B. 古代中原的名马 C. 古代北方的名马 D. 古代南方的名马
诗中的“受降城”典故出自哪里? A. 《汉书·匈奴传》 B. 《史记·匈奴传》 C. 《后汉书·匈奴传》 D. 《三国志·匈奴传》
诗的尾联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边疆的恐惧 B. 对边疆的厌恶 C. 对边疆和平的渴望 D. 对边疆战争的怀念
答案: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