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姑苏杂咏 再游南峰》

时间: 2025-05-07 07:09:25

诗句

放鹤庭前落叶重,吟身独上夕阳峰。

远村近浦分诸树,后岭前山应一钟。

高阁倚残归鸟过,空林行尽老僧逢。

支公骏马嗟何处,石上莓苔没旧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9:25

原文展示:

放鹤庭前落叶重,吟身独上夕阳峰。
远村近浦分诸树,后岭前山应一钟。
高阁倚残归鸟过,空林行尽老僧逢。
支公骏马嗟何处,石上莓苔没旧踪。

白话文翻译:

在放鹤的庭院前,落叶已沉重地堆积,我独自一人吟唱,登上夕阳下的山峰。远处的村庄和近旁的水面被树木隔开,后面的山岭和前面的山应该有一阵钟声。高阁依靠着,残留的归鸟飞过,空旷的树林中,我遇见了老僧。支公的骏马在何处呢?石头上长满了苔藓,已经掩埋了旧日的踪迹。

注释:

  • 放鹤:指放养的仙鹤,象征高逸的生活。
  • 落叶重:形容秋天的落叶堆积,表现出时光流逝的感慨。
  • 吟身:吟唱的身影,表示诗人自我陶醉于自然之中。
  • 夕阳峰:夕阳照耀的山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场景。
  • 分诸树:树木之间的分隔,突出空间的层次感。
  • 应一钟:指山间传来的钟声,增加了诗的音韵美。
  • 高阁倚残:高阁依托残阳,暗示归鸟即将归巢。
  • 老僧逢:遇到老僧,可能暗示一种禅意的境界。
  • 支公:指支道林,古代著名的马匹,感叹其踪影已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1487年-1535年),字太和,号静庵,明代诗人,世称“高家诗派”的代表。高启的诗以清新、自然见长,常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象,表达闲适的情趣与哲理。

创作背景:

《再游南峰》创作于高启晚年,诗人通过游历南峰,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此时的高启,已历经人生的起伏,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意义的深思。

诗歌鉴赏:

《再游南峰》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山水诗。诗人在游历南峰时,感受到落叶的沉重,象征着秋天的来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他独自一人吟唱,身处于夕阳的余晖中,既是一种对自然的沉醉,也是一种孤独的感慨。远村与近浦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诗人心中涌动的情感也在此时得以释放。

后面的山岭与前面的山应有钟声回荡,钟声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时光,而高阁倚残的归鸟则传达出一种归宿的安宁。诗人偶遇老僧,增添了哲理的深度,象征着人生的智慧与淡泊。最后一句“支公骏马嗟何处”,感叹骏马的踪迹已无,象征着理想与往昔的消逝,令人唏嘘不已。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高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放鹤庭前落叶重:描绘秋天的庭院,落叶如堆,暗示时光流逝。
  2. 吟身独上夕阳峰:诗人独自吟唱,象征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亲近。
  3. 远村近浦分诸树:空间的层次感,远近结合,增添景色的丰富性。
  4. 后岭前山应一钟:钟声的隐喻,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5. 高阁倚残归鸟过:归鸟是归宿的象征,寓意诗人的思考与归属感。
  6. 空林行尽老僧逢:遇见老僧,暗示人生的智慧与哲理。
  7. 支公骏马嗟何处:感慨理想与往昔的失落,强调人生的无常。
  8. 石上莓苔没旧踪:苔藓覆盖旧踪,象征记忆的模糊与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偶:如“远村近浦”,形成对比,增强节奏感。
  • 意象:如“落叶”、“夕阳峰”,营造出浓厚的自然气息。
  • 比喻:将钟声比作时间的提醒,深化诗歌的哲理。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描绘山水景色,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宿的渴望,体现出一种清新、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2. 夕阳:代表着生命的余晖,寓意温暖与希望。
  3. 归鸟:象征归属与安宁,暗示内心的渴望。
  4. 老僧:象征智慧与哲理,暗示对人生的思索。
  5. 骏马:象征理想与追求,感叹其踪迹已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叶重”是指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高阁倚残归鸟过”中“归鸟”象征什么?

    • A. 失落
    • B. 回归
    • C. 远方
    • D. 离去
  3. “支公骏马嗟何处”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愤怒
    • B. 怀念
    • C. 高兴
    • D. 忧伤

答案:

  1. C. 秋天
  2. B. 回归
  3. B. 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瞑》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对比高启的《再游南峰》和王维的《山居秋瞑》,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高启更注重个人内心的感受与哲理思考,而王维则表现出一种更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种对比,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诗人与唐代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

参考资料:

  • 《明代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开窗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九日阴雨不止病中把酒示诸子三首 种花二首 次韵文务光秀才游南湖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泛清河 送转运判官李公恕还朝 南堂新甃花坛二首 明日安厚卿强几圣复召饮醉次前韵 次韵毛君上书求归未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宇结尾的成语 偏国 声势赫奕 而字旁的字 短衣窄袖 拨弃万事 魚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三灾八难 斗蚀 适如其分 抚膺顿足 宝盖头的字 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妙着儿 包含允的成语 烟桷 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