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7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洞庭湖,湖水与明月交相辉映,湖面如同未磨光的镜子般平静。远望洞庭山,山水交融,景色如翠绿的画卷;在白银盘子里,仿佛盛放着一枚青色的螺蛳,生动而又清丽。
本诗中提到的“洞庭”指的是洞庭湖,位于湖南省,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洞庭天下水”的美称。诗中描绘的湖光月色,体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以及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得,号岳阳,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72年,卒于842年。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山水,表现哲理,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刘禹锡被贬至湖南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及对人生遭遇的淡然态度。
《望洞庭》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洞庭湖的秀丽风光。首句“湖光秋月两相和”便将秋天的宁静和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湖面与明月相映成趣,给人以宁静的美感。接着以“潭面无风镜未磨”进一步描绘湖面的平静,隐喻着一种静谧和深邃的内涵。后两句则是对洞庭湖远望的描写,“遥望洞庭山水翠”通过“翠”字,传达了山水的清新和生机;而“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比喻则将湖面形象化,生动而富有视觉冲击力。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自然景色的美,又蕴含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谦卑,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湖光秋月”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忧伤
B. 和谐美
C. 动荡
“潭面无风镜未磨”中的“镜”比喻了什么?
A. 昏暗
B. 平静
C. 破碎
诗的最后一句“白银盘里一青螺”通过什么手法表现湖面的美?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秋夜明月清辉,遍洒澄净湖面,湖面平静无风,犹如铁磨铜镜。 遥望美丽洞庭的湖光山色。真的令人浮想联翩。那翠绿的君山,真像银盘里的一枚玲珑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