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8:1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8:13:12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山桃红花满上头,
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
水流无限似侬愁。
山桃花红艳艳地开满了树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石流淌而下。花红容易凋零,就像年轻人的情意般短暂;而水流却是无尽的,仿佛我的愁思没有尽头。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这句对比常用的意象,其中“郎意”常指年轻人的爱情,短暂而易逝,而“侬愁”则体现了久远的思念与忧愁,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无奈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诗人,出身于官僚家庭,因宦海沉浮而屡遭贬谪。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常透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刘禹锡贬谪时期,表现了他对青春与爱情的思考,借助自然景物表达内心的忧愁与感慨。
这首《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以清丽的语言展现了春天的自然景象,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思考。首联通过描绘“山桃红花满上头”,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鲜艳的桃花仿佛在诉说着青春的热烈。紧接着“蜀江春水拍山流”,则以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流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的下两联则将情感与自然景象进行了对比。“花红易衰似郎意”,桃花的凋零与年轻人的爱情短暂相映成趣,表达了对爱情脆弱的感慨。而“水流无限似侬愁”,则将个人的愁苦与水流的无尽相联系,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通过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与广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青春、爱情和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短暂与个人愁苦的深刻感悟。
本诗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白
C. 刘禹锡
D. 白居易
“花红易衰似郎意”中的“郎意”指的是:
A. 老人的情感
B. 年轻人的爱情
C. 朋友之间的情谊
D. 亲情
诗中“水流无限似侬愁”中的“侬”指的是:
A. 你
B. 我
C. 他
D. 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