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2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21:01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
作者: 王维 〔唐代〕
公门暇日少,
穷巷故人稀。
偶值乘篮舆,
非关避白衣。
不知炊黍谷,
谁解扫荆扉。
君但倾茶碗,
无妨骑马归。
在公门闲暇的日子里,
走在偏僻的小巷,遇见的故人少。
偶然碰见你乘坐轻便的小轿,
这并不是因为躲避穿白衣的人。
不知谁在煮黍谷,
又有谁懂得为我扫开荆棘的门扉。
你只需斟满茶碗,
不妨就骑马回去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衣”,可能是对当时社会中官员的隐喻。古人常以服饰来区分身份,白衣常常被视为清白或低调的象征。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其诗歌以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结合而著称,常被誉为“诗中有画”。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盛唐三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王维任职期间,表面上是与友人徐舍人失之交臂的感慨,实际上也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淡泊与无奈,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官场的疏离感。
《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是一首充满淡淡惆怅的诗,诗人通过平淡的日常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公门闲暇日子中,故人相遇的稀少,流露出一种孤独感。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虽然偶然遇到乘坐篮舆的友人,却又强调这并不是为了躲避官场的白衣人,显示出一种对官场的无奈与厌倦。
诗中提到的“炊黍谷”和“扫荆扉”,象征着生活的琐碎与艰难。这里的“炊黍谷”暗示了温饱问题,而“扫荆扉”则是希望打开友谊之门,然而现实却不如人意。最后两句,诗人用轻松的语调邀请友人斟茶,不妨骑马归去,似乎在劝慰自己,也在劝慰友人,表达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全诗在悲伤中带着一丝淡然,体现了王维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公门暇日少,穷巷故人稀。
在官场上闲暇的日子不多,走在偏僻的小巷,遇见的老朋友也很少。
偶值乘篮舆,非关避白衣。
偶然看到你乘坐轻便的小轿子,这并不是因为你在躲避官场中的白衣人。
不知炊黍谷,谁解扫荆扉。
不知道谁在煮黍米,又有谁能为我扫开荆棘做的门。
君但倾茶碗,无妨骑马归。
你只需斟满茶碗,回去骑马也无妨。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对生活琐碎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的淡泊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维的《酬严少尹徐舍人见过不遇》是写给哪位朋友的?
a) 李白
b) 杜甫
c) 徐舍人
诗中提到的“白衣”指的是什么?
a) 穿白衣服的人
b) 官场中的人
c) 贫穷的人
诗人希望通过茶的邀请表达什么?
a) 友谊的珍惜
b) 对官场的依恋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与杜甫在对友谊的描绘上有所不同。王维的诗更加轻松淡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官场的疏离;而杜甫则常常在诗中流露出对生活艰辛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思念,展现出更为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