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8:35
颇怯冥搜恼藏神,却思瘗砚学元宾。
墨家何以得公重,诗债又来欺我贫。
镜面松身纷楚楚,金华笏样本陈陈。
懒边此宝端无用,送似草玄扬子云。
我略微害怕黑暗中寻找埋藏的神秘,但又思考如何像元宾一样埋藏我的砚台。
墨家何以能够获得公家的重视,反而我这文人还要背负着诗债,真是让我感到贫困。
镜子一样的松身,变得清晰可见;金华的笏板却显得陈旧。
对此些宝贵的东西,我感到无用,就像送走草玄的扬子云。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清白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与陆游、范成大、朱熹并称。杨万里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兼具哲理性。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们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反思之际。诗中通过个人的思考与感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忧虑与对文人地位的思考。
杨万里的《和昌英主簿叔求潘墨》在意境与情感上均展现了诗人对文人身份的复杂感受。开头两句以“怯”字引入,表达了诗人对黑暗未知的畏惧,同时又渴望探寻更深层次的知识与真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社会的现实,墨家获得了公家的重视,而诗人却因“诗债”困扰,展现了对文人地位的无奈与困境。
后两句通过“镜面松身纷楚楚,金华笏样本陈陈”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诗人在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困境中,感到世事无常与个人价值的失落。最后一句“送似草玄扬子云”,则寓意着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淡然的哲学态度。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个人的思考,又有对社会的反思,饱含了对文人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展现出杨万里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文人身份的思考与对现实困境的感慨,展现出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心态。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墨家”主要代表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可以将杨万里的《和昌英主簿叔求潘墨》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李白偏向豪放与洒脱,而杨万里则更显细腻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