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07: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07:58
吴刀剪綵缝舞衣,明妆丽服夺春辉。
扬眉转袖若雪飞,倾城独立世所稀。
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
玉钗挂缨君莫违。
用吴地的刀剪裁缝舞衣,华丽的妆容和服饰夺去春天的光辉。
她扬起眉头、转动袖子,宛如雪花飞舞,
在这座倾城之地独自矗立,实在罕见。
激荡的楚风让人陶醉,忘却了归去的路,高堂之上月落,烛光已微弱,
玉钗挂在发绳上,君子请不要违背我的心意。
“倾城”这一词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出自《汉书·王莽传》:“美人倾国”。诗中提到的“玉钗挂缨”则常见于古代女子的发饰,象征着女子的身份和美丽。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唐代著名诗人,号青莲居士,世称“诗仙”。他的诗风豪放,想象丰富,常以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昌盛之时,舞蹈艺术受到了重视,诗人借舞曲抒发对美的赞美,以及对自由与梦想的向往。
《舞曲歌辞 其三》是一首描绘舞者姿态与气质的诗作,李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舞蹈中所展现的美丽与优雅。诗的开篇用“吴刀剪綵”描绘了舞衣的精致,暗示了舞蹈的华丽和艺术的高雅。接着,诗人描绘女子的妆容和服饰,进一步突显她的美丽,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扬眉转袖若雪飞”不仅描绘了舞者的动作,更传达出一种轻盈与灵动的感受,仿佛她在舞动间化作了飞雪,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倾城独立世所稀”则强调了她的独特与稀有,令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李白描绘了舞者在激荡的楚风中醉心忘返的情景,表现出对美的沉醉与陶醉,反映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向往自由的精神。最后一联“玉钗挂缨君莫违”更是加深了这种情感的隐喻,似乎在呼唤着一种心灵的契合与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李白对美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表现出了他对舞蹈、女性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女子的舞蹈与美丽展开,展现了李白对美的赞美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充分体现了他作为“诗仙”的艺术魅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吴刀剪綵”,它象征着什么?
“倾城独立世所稀”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高堂月落”,这一意象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舞曲歌辞 其三》的诗意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