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闻砧》

时间: 2025-05-07 06:34:19

诗句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4:19

原文展示:

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归。

白话文翻译:

杜鹃的叫声并不悲伤,猿猴的啼叫也没有那么切切。
在月光下,谁家正在敲打砧石,声音一响便让我心中一阵绞痛。
这杵声并不是为客人而发,客人听到声音却是出于心中的思念。
这杵声不是为了衣物而响,而是想要召唤游子回家。

注释:

  • 杜鹃:一种鸟,常被视为悲鸣的象征。
  • :猿猴,常在林间啼叫。
  • :砧石,古人用来敲打、加工布料等物品的工具。
  • 杵声:杵打砧石的声音。
  • 游子:在外漂泊的年轻人,常指游子或离家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氏,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作著称。孟郊一生艰难,曾历经科举失败,后在诗歌创作中表达自己的失落与对家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

《闻砧》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困苦之际。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砧声,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游子的惆怅,反映了普遍人心的游子心态。

诗歌鉴赏:

《闻砧》以极简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情感。诗中通过对杜鹃与猿啼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孤寂的氛围,映衬出游子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特别是“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这一句通过“砧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楚,声音如同刀割一般,让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失落感。诗中反复提及的“杵声”,不仅是物理上的声音,更是心灵的召唤,象征着对归乡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又有对人情的深刻理解,展现了孟郊敏锐的观察力与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杜鹃声不哀:意指杜鹃并没有悲伤的叫声,暗示一种孤独的情境。
  2. 断猿啼不切:猿猴的啼叫声虽然断断续续,却并不切实,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3. 月下谁家砧:在月光下,作者好奇于哪家正在敲打砧石,暗示夜晚的宁静与人们的忙碌。
  4. 一声肠一绝:这声音刺痛了诗人的心,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5. 杵声不为客:杵声并不是为了迎接客人,而是出自于一种情感的表达。
  6. 客闻发自白:客人听到声音,是因为内心的白话与思念。
  7. 杵声不为衣:杵声不是为了织衣,而是为了召唤游子回家。
  8. 欲令游子归:表明杵声背后深藏着对游子的期盼与呼唤。

修辞手法:

  • 拟人:杜鹃和猿猴的声音被赋予情感,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感受。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前后呼应,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月光、砧声、游子等意象呼应,构建出一个情感浓厚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通过声音的描绘,表达了对亲人的渴望和对家乡的眷恋,展现出一种普遍的人类情感。

意象分析:

  • 杜鹃:象征离别与思念。
  • 猿啼:代表孤独与无奈。
  • 砧声:象征着家庭的温暖与归属感。
  • 月下:反映出孤寂与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鹃的叫声在诗中被描述为: A. 悲伤的
    B. 欢快的
    C. 平静的
    D. 不哀的

  2. 诗中提到的“杵声”象征着: A. 衣物的制作
    B. 游子的归来
    C. 客人的到访
    D. 夜晚的宁静

  3. 诗人通过哪些自然声响表达内心情感? A. 风声
    B. 雨声
    C. 杵声、杜鹃声
    D. 鸟鸣

答案:

  1. D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2.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同样通过夜晚的景象表达思念之情,情感更为直接。
  • 《静夜思》:通过对月的描绘,展现对故乡的思念,具有更强的个人情感色彩。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孟郊诗集》
  • 《唐代诗人风采》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之官离桂隐 官舍梦归南湖 窗前木芙蓉 臞庵书事四首 立春日访梅裴氏园 老笔赠铦上人二首 其二 杂兴三十九首 其十二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 其六 叔祖国学座间请观诗编因赋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前资 包含钵的成语 龜字旁的字 韋字旁的字 现贩现卖 剥复之机 始愿不及此 通要 粉结尾的成语 至字旁的字 势结尾的成语 风雷之变 韦字旁的字 变古乱常 首丘之望 揽取 酉字旁的字 举重若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