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10
送孟孺卿落第归济阳
作者:岑参 〔唐代〕
献赋头欲白,还家衣已穿。
羞过灞陵树,归种汶阳田。
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
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孟孺卿落第回家的惋惜。诗人说他在献赋时已年近白头,回到家乡时衣服却已磨损。感到羞愧在灞陵树下经过,回家后只能种田度日。客栈里没有乡信,床头也没有酒钱。朝廷只是在侧席上对待人才,而在济阳却独留贤良之士。
岑参,字 otorgh,号子美,唐代著名诗人,生于边塞,因而其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和士人的豪情。岑参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以豪迈的气势和独特的意象著称。
这首诗写于孟孺卿落第回家的时刻,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下士人的艰辛与无奈。孟孺卿的落第使诗人感到惋惜,同时也激发了他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孟孺卿的深厚友谊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感慨。开头两句“献赋头欲白,还家衣已穿”,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增长,也隐含了应试士人的辛劳与落魄。接着“羞过灞陵树”,以树作为情感的寄托,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客舍少乡信,床头无酒钱”两句,描绘了落第后生活的窘迫,显示出士人生活的不易和孤独。最后两句“圣朝徒侧席,济上独遗贤”更是直言不讳地批评了当时朝廷的冷落和对人才的忽视,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运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士人落第后的迷茫与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全诗表达了对落第士人的同情与惋惜,并对当时社会对人才的不重视提出了批评,反映出士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个人的情感,也体现了社会的现状与士人的理想,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选择题:诗中“献赋头欲白”中的“白”指的是什么?
A. 年龄变大
B. 头发变白
C. 诗作完成
D. 以上皆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灞陵树”象征着诗人对____的怀念。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满意。
A. 正确
B.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