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25
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
作者:岑参 〔唐代〕
相府徵墨妙,挥毫天地穷。
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潇湘在帘间,庐壑横座中。
忽疑凤凰池,暗与江海通。
粉白湖上云,黛青天际峰。
昼日恒见月,孤帆如有风。
岩花不飞落,涧草无春冬。
担锡香炉缁,钓鱼沧浪翁。
如何平津意,尚想尘外踪。
富贵心独轻,山林兴弥浓。
喧幽趣颇异,出处事不同。
请君为苍生,未可追赤松。
这首诗描绘了相府的画作之美,展现了画家在天地之间的才华。通过丹青的笔触,画作仿佛夺去了自然的神韵。潇湘的景色在窗帘间显现,山川的壮丽横亘在座位之间。我一时迷惑,仿佛看到凤凰池,似乎与江海相连。湖面上白云朵朵,天际的山峰黛青色的轮廓清晰可见。白天能见到明月,孤帆在风中轻轻摇曳。岩石上的花不再飘落,涧水边的草木也无春秋之感。手提香炉的道人,正钓于沧浪之滨。为何心中对平津的情怀,却依然想念尘世之外的踪迹。富贵在我心中并不重要,山林的情趣愈发浓厚。喧嚣与幽静的趣味截然不同,出身与遭遇的事情也各有不同。请你为百姓考虑,不能只追寻赤松的安逸。
作者介绍:岑参,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边疆风光和士兵生活,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岑参的诗作往往融入了自然和人文景观,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唐代盛世,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诗中展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生命、自然和理想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岑参对艺术与自然的深刻理解。诗的开篇便通过对画作的描绘,展现了画家技艺的非凡,从而引发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诗中“潇湘在帘间,庐壑横座中”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构图优美,意境深远。
接下来的想象“忽疑凤凰池,暗与江海通”,则引导读者进入一种奇幻的境地,仿佛画作的魅力使得画与现实相互交融。通过对湖面云朵和天际山峰的描绘,岑参展现了自然之美的丰富层次与色彩。诗中“昼日恒见月,孤帆如有风”一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隐逸生活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物质富贵的淡薄与对山林自然的追求。尤其是“富贵心独轻,山林兴弥浓”,清晰地传达出诗人在繁华世界中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体现了岑参作为唐代诗人的独特视角与艺术追求,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与美的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对艺术的崇敬、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物质生活的淡薄,展现了诗人岑参内心深处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潇湘”指的是?
诗中“富贵心独轻”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