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2:39
原文展示:
萧萧空谷隐山云,渡水人归何处村。 樵径雪迷唐苑路,鸟声寒集汉祠门。 公堂吏散惟修竹,近岭林疏见饮猿。 客坐无毡君莫笑,陶潜亦有酒盈樽。
白话文翻译:
空旷的山谷中,风声萧萧,山云隐隐。渡河的人回到了哪个村庄? 樵夫的小径上,雪覆盖了通往唐苑的路,鸟儿的叫声在寒冷中聚集在汉朝祠堂的门前。 官府的大堂里,官员们散去,只剩下修竹静静地立着,靠近山岭的林中,稀疏的树木间可以看到饮水的猿猴。 客人坐在没有毛毡的地上,请不要笑,陶渊明也有满杯的美酒。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冬日雪后的山野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多有闲暇时间进行文学创作。张耒在诗中通过对雪后山野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日雪后的山野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首联“萧萧空谷隐山云,渡水人归何处村”,以风声和山云为引,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同时提出渡水人归何处的问题,增加了诗的悬念。颔联“樵径雪迷唐苑路,鸟声寒集汉祠门”,通过对樵径和鸟声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冬日的寒冷和寂静。颈联“公堂吏散惟修竹,近岭林疏见饮猿”,以官府的冷清和山林的生机相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尾联“客坐无毡君莫笑,陶潜亦有酒盈樽”,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自比,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雪后山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风声、山云、樵径、鸟声、修竹、猿猴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萧萧空谷隐山云”中的“萧萧”形容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雨声 C. 鸟声 D. 水声
诗中“樵径雪迷唐苑路”中的“樵径”指的是什么? A. 樵夫行走的小径 B. 通往唐代的皇家园林的路 C. 雪覆盖的路 D. 鸟儿聚集的路
诗中“客坐无毡君莫笑”中的“无毡”指的是什么? A. 没有毛毡 B. 没有座位 C. 没有食物 D. 没有酒
诗中“陶潜亦有酒盈樽”中的“陶潜”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侃 D. 陶渊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