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1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7:50
妙尽戎机佐上台,
少年清苦自霜台。
马嘶深竹闲宜贵,
花拂朱衣美称才。
早入半缘分务重,
晚吟多是看山回。
名高渐少翻飞伴,
几度烟霄独去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的副使李员外,他在战场上极尽所能地辅助朝廷,尽管经历了艰辛的生活,但他依然保持着高雅的气度。诗中提到,马在深竹丛中嘶鸣,显得悠闲而高贵,花瓣轻拂着他的朱色衣服,显示出他的才华与风采。早早进入仕途是因为责任重大,晚年时多是回顾曾经的山水景致。随着名声的渐渐降低,他的飞天心情也时常独自徘徊于云霄之间。
赵嘏(约公元前 703年—公元前 753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独特描写而闻名。他的诗作多以描写山水、咏物、抒怀为主,擅长运用细腻的笔触捕捉自然的美感。
这首诗写于赵嘏与李副使员外的相识交往之际。李员外年轻有为,身居要职,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李员外的赞赏和鼓励,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这首《浙东赠李副使员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示了作者对年轻官员李副使的赞美与期望。开篇两句以“戎机”和“霜台”引入,描绘了李员外在艰苦环境中崭露头角的情形,凸显出其年轻时的清苦与坚韧。接着,诗人通过“马嘶深竹”与“花拂朱衣”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表现出对李员外才华的赞美。随后两句讲述了李员外的责任与责任的重大,显示出他早早进入政坛的原因,以及在岁月的流逝中对往事的回忆与思考。最后两句则体现了对名声的感悟,表达了在名高渐少的过程中,诗人对人生追求的独立与自由的向往。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体现了唐诗典雅的风格与深邃的内涵。
整首诗以对李副使的赞美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有为的人的肯定与期望。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李副使在什么地方表现出色?
A. 农田
B. 军事
C. 商业
D. 学术
“马嘶深竹”中“马”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悠闲
C. 压抑
D. 愤怒
诗中提到李副使年轻时的生活状态是什么?
A. 富裕
B. 清苦
C. 荣华
D. 隐逸
《登鹳雀楼》与《浙东赠李副使员外》都表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然的赞美,但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壮美,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的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