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1:23
登乐游原
作者:耿湋 〔唐代〕
园庙何年废,登临有故丘。
孤村连日静,多雨及霖休。
常与秦山对,曾经汉主游。
岂知千载后,万事水东流。
这座园庙是什么时候废弃的呢?我登上这座故丘,思绪万千。孤零零的村庄,连日以来都显得格外宁静,雨水多得令人沉闷。时常与秦山对峙,曾经汉朝的君主也曾在此游玩。岂料经过千年,万事都如流水般东去,难以追寻。
耿湋(约705-760年),字季文,号元长,唐代诗人。曾任职于翰林学士,风格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登乐游原》创作于耿湋游览乐游原时,面对历史的遗迹与自然的景观,诗人感慨万千,借景抒情,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登乐游原》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沉思,表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诗中“园庙何年废”开篇即引出对于历史的追问,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接着,孤村的宁静与连绵的细雨,强化了这种沉寂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与秦山的对比,再次引出历史的厚重,汉主的游玩成为一种过去的辉煌,而如今只剩下沧桑的遗迹。最后一句“万事水东流”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强调了人事如梦,时间的无情与流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和惆怅。这首诗不仅有自然的美景,还有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耿湋作为唐代诗人的深邃思想和艺术才华。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通过描写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的结合,表达了人生短暂与事物无常的哲理。
诗中提到的“孤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热闹
B. 宁静
C. 纷乱
D. 忧伤
“万事水东流”中的“水”是用来比喻什么的?
A. 时间的流逝
B. 自然的景象
C. 人的情感
D. 历史的辉煌
诗的作者是哪位唐代诗人?
A. 李白
B. 杜甫
C. 耿湋
D. 王维
答案:1. B 2. A 3. C
以《登高》为例,杜甫在诗中同样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但其背景是国破家亡的悲剧,情感更为沉重;而耿湋的《登乐游原》则更偏向于对历史的哲学思考,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