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8:53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唐代〕
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
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听说轮台的道路,连年都见到雪花飞舞。
春风从未到过这里,汉朝的使者也应该很少来到。
白色的草原通向疏勒,青色的山岭延伸至武威。
为了勤王,我敢于走得遥远,私下里却向往梦中归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岑参,字子容,号冬云,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主要活动于唐玄宗时期。他的诗歌以豪放、奔放著称,常描绘边疆风光和戍边生活,表现出边塞士兵的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岑参出征北庭(今新疆)之际,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及出征的勇气与无奈。诗中展现了西域的寒冷和荒凉,反映了边疆士兵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思念。
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边塞诗,展示了诗人对西域的描绘及对故乡的思念。全诗通过“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开篇,引入了诗人即将出发的情景,轮台的寒冷景象直指边疆的艰苦。接着“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不仅描绘了边疆的荒凉,更暗示了与外界沟通的稀少,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则以景衬情,通过白草与青山的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苍凉与壮美。最后两句“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更是情感的高潮,表现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整首诗在描绘边疆风光的同时,深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与对国家的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寒冷的边疆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与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展示出一种悲壮而又豪情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轮台”指的是哪个地区?
A. 甘肃
B. 新疆
C. 河北
“春风曾不到”中的“春风”象征什么?
A. 温暖与生机
B. 冷酷与荒凉
C. 战争与征途
诗中“白草通疏勒”意指什么?
A. 边疆的繁荣
B. 边疆的荒凉
C. 边疆的和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