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6:45
奉和御製读唐书
作者: 夏竦 〔宋代〕
天祚文皇德,元成雅道施。
纳忠裨阙政,偃革致昌期。
宴喜刀方解,人亡鉴遽隳。
数行遗奏在,犹可动神祗。
这首诗讲述了唐朝文皇的德行和治国之道,强调了忠臣对政治的重要性。诗中提到一位皇帝的聪明才智,能够使国家昌盛,并表明了对历史遗留下来的奏折的尊重和重视,尽管已经过去了很久,仍然能感动神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夏竦(约1040-1124年),字子绣,号静庵,宋代文学家,擅长诗词和散文,作品多描绘风景和抒发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宋代背景下创作的,宋朝对于前朝的历史记载有很高的重视,尤其是唐朝的辉煌,被视为治国理政的榜样。诗人通过对《唐书》的阅读,感慨历史的变迁与忠臣的重要性,意在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治国理政的思考。
此诗通过对唐朝的回顾,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敬仰和对忠诚的推崇。开篇用“天祚文皇德”引入,突显了唐朝文治的成就和皇帝的德行,显示出对前朝的高度评价。接下来的两句则强调了忠臣在政治中的重要性,指出治理国家需要有忠诚之士来辅助,而缺乏忠诚则会导致政事上的缺失。诗人在“宴喜刀方解”中描绘了一个喜庆的场景,暗喻国家在改革后的美好前景。最后两句则以历史遗留的奏折作为切入,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期望,强调即使历史已逝,仍有其价值和影响。整首诗情感充沛,结构严谨,展现出诗人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唐朝辉煌历史的怀念,强调忠臣的重要性以及对历史的尊重,传达出诗人对政治理想和治国之道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文皇”指的是哪位皇帝?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唐玄宗
“纳忠裨阙政”中的“忠”指什么?
A. 忠诚的臣子
B. 忠诚的朋友
C. 忠诚的书信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唐朝的怀念
B. 对宋朝的批评
C. 对历史的无所谓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