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2:34
再用前韵和答
作者: 晁补之 〔宋代〕
当时同赴饮城西,倾盖论心已恨迟。
湖海可无年少气,雪霜还有岁寒枝。
功传汗竹藏王府,诗入文弢动岛夷。
不会书生安用此,眼前睫固未曾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年与友人一同饮酒畅谈的怀念,感叹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作者认为,即使湖海再辽阔,也无力消弭年轻时的气盛,而岁月的积淀却如同寒冬中的松枝,愈发坚韧。诗中提及功业和文才,暗示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最后一句则表现出对书生的遗憾与不解,似乎是在质疑学识对于人生的实际意义。
晁补之,字子华,号朴斋,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曾任职于朝廷,才华横溢,尤其在词作上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哲理、情感与自然,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作于诗人与友人相聚之时,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深思。时代背景下,文人们常常在聚会中交流思想,诗中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友谊与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从饮酒谈心的场景入手,展现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岁月的感慨。首句“当时同赴饮城西”,很快引入一种怀旧的情绪。饮酒之际,作者与友人倾心交谈,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种美好时光已然变得遥不可及。“倾盖论心已恨迟”,表达了对错过良机的惋惜。
接下来的两句“湖海可无年少气,雪霜还有岁寒枝”,在对比中透露出作者对青春的怀念与对坚韧品质的向往。在浩瀚的湖海中,年轻时的气盛似乎无从再现,但岁寒中的松枝却象征着生命的韧性与坚持。
后两句“功传汗竹藏王府,诗入文弢动岛夷”则体现了诗人对文才与功业的思考,暗示了文化的传播与影响,表明文学作品能够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
诗的结尾“不会书生安用此,眼前睫固未曾知”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质疑。即使拥有书卷气与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是否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这些学识,便成了一个深刻的反思。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友谊和知识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知识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中提到“倾盖”是指什么?
A. 书籍
B. 酒杯相碰
C. 友谊
“湖海可无年少气”的意思是:
A. 年轻人多才多艺
B. 年少的豪情无法重现
C. 湖海广阔无边
诗人最后一句“不会书生安用此”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知识的不屑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1.B 2.B 3.C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晁补之的《再用前韵和答》更注重内心的感悟与人生的哲学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饮酒的快乐。两者在主题上相互呼应,展现了古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