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

时间: 2025-04-30 23:39:13

诗句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

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

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

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

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

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

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

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

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

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

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9:13

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

原文展示:

公乎真爱山,看山旦连夕。
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
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
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
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
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
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
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
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
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
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

白话文翻译:

你真心爱这座山,看山从早到晚。
仍然觉得山就在眼前,却无法亲自走近。
白白劝说山中的人,带我去涧边的石头。
有来的人若是来访,归去时必定载满金银。
在台阶上忽然排列着,随着形势突然开裂。
有的洞像被神灵雕刻,有的岩石像天上划过。
整天在岩洞间,伴随着歌声和鼓声,宾客欢聚。
谁说衡霍之期,近在王侯的宅邸?
傅氏的筑垒已经低矮,磻溪的钓鱼何其激动。
我逍遥自在于功德之下,不与世俗相干。
我乐在盛明的早晨,在这里傲视古今。

注释:

  • 公乎:指对方,尊称。
  • 假山:人造山,园林景观的一种。
  • :劝说、引导。
  • 金帛:指财富、财物。
  • 衡霍:指古代著名的隐士,代表隐逸生活。
  • 傅氏:指傅说,古代著名的隐士。
  • 磻溪:指磻溪,是古代的一个著名钓鱼地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主张古文运动,以其散文和诗歌而闻名。其诗作常表现出激昂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是应朋友裴公的邀请而作,表达了作者对假山的喜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假山的描写,展现了韩愈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即以“公乎真爱山”引入,显示出对朋友的尊重与亲近。诗中表现了对山的热爱,不仅是景色的美丽,更是隐逸生活理想的体现。作者用“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表达了对自然的渴望与无奈,深刻揭示出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

接着,诗中出现了许多生动的景象,如“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显示出自然的神秘与美丽。作者在岩洞间听到“歌鼓燕宾戚”的欢声笑语,生动地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诗人以“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结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韩愈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公乎真爱山”直接抒发了对山的热爱。
    • “犹嫌山在眼,不得着脚历”,表达了对自然的渴望。
    • “枉语山中人,匄我涧侧石”,显示出人与自然交流的渴望。
    • “有来应公须,归必载金帛”,暗示来访者的富裕和对自然的珍视。
    • “当轩乍骈罗,随势忽开坼”,描绘了假山的多变景象。
    • “有洞若神剜,有岩类天划”,展现自然的神奇。
    • “终朝岩洞间,歌鼓燕宾戚”,描绘出人与自然的欢聚。
    • “孰谓衡霍期,近在王侯宅”,反思隐逸生活与权贵的关系。
    • “傅氏筑已卑,磻溪钓何激”,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逍遥功德下,不与事相摭”,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
    • “乐我盛明朝,于焉傲今昔”,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自信。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有洞若神剜”形象地描绘了洞的神秘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假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意象分析:

  • 假山:象征着自然的美和人类对自然的向往。
  • 岩洞:象征着隐秘与神秘,代表着自然的奥妙。
  • 歌鼓:象征着人们的欢乐与和谐,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公乎真爱山”中的“公乎”指的是: a. 朋友
    b. 山
    c. 自己

  2. “有洞若神剜”中“神剜”指什么? a. 神的雕刻
    b. 自然的形状
    c. 人的创造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了孤独和宁静,而韩愈的《和裴仆射相公假山十一韵》则更加热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两者在主题上虽然相近,但在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唐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题陈允中山居图 燕余左司宅 题铜坞后山石 过荷叶浦 舟行昆山怀陈惟寅山人 渔父篇赠瞿敬夫 青青水中蒲 出江口遇顺风即景 【南吕】四块玉 美色 【南吕】四块玉 知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郢曲文 包含焰的成语 代马望北 贫罄 削趾适履 病字头的字 包含荚的词语有哪些 溶泄 为虎添翼 韦字旁的字 擿伏发奸 滑水橇 愁眉苦脸 旡字旁的字 隽流 糸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