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8:54
谢张法曹万顷小山暇景见忆
乐道随去处,养和解朝簪。
茅堂近丹阙,佳致亦何深。
退食不趋府,忘机还在林。
清风乱流上,永日小山阴。
解箨雨中竹,将雏花际禽。
物华对幽寂,弦酌兼咏吟。
自昔仰高步,及兹劳所钦。
郢歌叨继组,知己复知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人随处而乐,心境悠然,身处茅屋接近丹阙,感受到的美好却并不深邃。退去官府的喧嚣,忘却世俗的纷扰,心灵回归宁静的山林。清风拂过,阳光洒在小山的阴影下,雨中竹影摇曳,鸟儿在花间飞舞。面对自然的幽静,诗人一边品酒一边吟唱,感慨万千。回首往昔,仰慕高洁的步伐,如今却因劳累而敬仰不已。郢歌的旋律在耳边回荡,知己的情谊再次让人感动。
钱起,字仲明,号逸人,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为题材。钱起作品多表现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常常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怀念。在当时,唐代社会繁华,诗人常常感到官场的喧嚣和世俗的纷扰,渴望回归自然的宁静。
《谢张法曹万顷小山暇景见忆》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的诗作,诗人在其中展现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悠然自得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的“乐道随去处,养和解朝簪”,便引出了诗人对道理和自然的追求,而这种追求在诗人隐居生活中得以实现。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比如“清风乱流上”,“雨中竹”,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环境的美丽,更使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诗的后半部分“物华对幽寂,弦酌兼咏吟”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享受,诗人通过饮酒吟唱,与自然对话,体现出其内心的宁静与洒脱。
整首诗虽然表面上是在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居生活,实际上却蕴含着对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结尾处提到“知己复知音”,不仅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通过这首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展示了唐代诗人特有的雅致与情感深度。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对世俗的超脱,展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由与真谛的精神。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丹阙”象征什么?
A. 隐居生活
B. 官府与繁华
C. 大自然
D. 友谊
填空题:诗人通过“清风乱流上,永日小山阴”描绘了__的自然景象。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对/错)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钱起的这首诗可以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和隐逸生活,但王维更侧重于秋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感悟,而钱起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友谊的珍视。王维的诗更具沉静与深远的哲理,而钱起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轻松的生活态度。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谢张法曹万顷小山暇景见忆》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