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晚夏即事临南居》

时间: 2025-04-28 03:21:13

诗句

何须学从宦,其奈本无机。

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

广庭馀落照,高枕对闲扉。

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

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

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1:13

原文展示:

何须学从宦,其奈本无机。
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
广庭馀落照,高枕对闲扉。
树色迎秋老,蝉声过雨稀。
艰难逢事异,去就与时违。
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不屑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他认为无须学习去做官,因为本性使然。蕙草的芳香已经消退,青山的景色在早晚之间仍然如故。庭院中余晖洒落,诗人高枕无忧,面朝闲扉。树叶的颜色渐渐迎来了秋天的成熟,蝉鸣声在雨后变得稀少。世事艰难,遇到的事情各不相同,随之而来的去留也与时代背道而驰。远远回忆起衡门之外的情景,青翠的三条小径显得微茫而遥远。

注释:

  1. 何须:何必、不需要。
  2. :指做官、做官场生意。
  3. 本无机:自身没有做官的缘分或机缘。
  4. 蕙草:一种芳香的草,象征清雅。
  5. 芳菲:花草的香气与美丽。
  6. 高枕:枕得高而安稳,形容安逸。
  7. 闲扉:开着的门,表示轻松自在的生活。
  8. 迎秋老:迎接秋天的到来,树木开始衰老。
  9. 艰难逢事异:艰难的世事各异。
  10. 遥忆:遥远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耿湋(字子华),唐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歌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夏时节,正值自然景色逐渐变换之际,诗人借此时刻抒发内心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体现了他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晚夏即事临南居》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淡漠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何须学从宦”道出诗人对仕途的拒绝,言外之意是对浮华世界的不屑。接着,诗人描写了夏末的自然景象,蕙草的香气已不再,青山依旧,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

“广庭馀落照”,通过庭院的余晖,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宁静与安逸,表现了他对无忧生活的渴望。随着秋天的到来,树叶逐渐变色,蝉声也变得稀少,表现出生命的成熟和衰退。诗的后半部分提到“艰难逢事异”,则反映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处境的变化。

最后以“遥忆衡门外,苍苍三径微”作结,诗人回忆起曾经的宁静小径,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怀旧。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揭示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展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须学从宦:表达了对官场的轻视。
  2. 其奈本无机:说明诗人认为自己无缘仕途。
  3. 蕙草芳菲歇:描写夏末自然的凋零。
  4. 青山早晚归:青山代表常在,表达了对自然的依恋。
  5. 广庭馀落照:余晖象征着安逸与宁静的生活。
  6. 高枕对闲扉:诗人的生活状态,享受闲适。
  7. 树色迎秋老:树木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8. 蝉声过雨稀:蝉鸣稀少,反映生活的寂静。
  9. 艰难逢事异:生活的艰难与多变。
  10. 去就与时违:表达了与时代的格格不入。
  11. 遥忆衡门外:回忆往昔的悠闲生活。
  12. 苍苍三径微:描绘出一种幽静的情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蕙草芳菲歇,青山早晚归”,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高枕对闲扉”,用高枕比喻安适生活。
  • 拟人:如“树色迎秋老”,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致描绘,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拒绝,传达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思考,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追求自由与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蕙草:象征优雅与清新,暗示诗人的品格。
  2. 青山:代表永恒与自然的宁静,反映诗人对自然的爱恋。
  3. 秋色: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成熟。
  4. 蝉声:寓意夏日的消逝与宁静的生活。
  5. 三径:象征隐逸的生活方式,体现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
    B. 轻视
    C. 忍耐
    D. 不关心

  2. “树色迎秋老”中“秋老”的意思是? A. 树木长得茂盛
    B. 树木逐渐枯萎
    C. 秋天来临
    D. 树木开花

  3. 诗中提到的“苍苍三径”象征什么? A. 官场的繁华
    B. 隐逸的生活
    C. 繁忙的城市
    D. 战争的悲惨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耿湋的《晚夏即事临南居》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对官场的拒绝,而王维则在山水描写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两首诗都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但着重点略有不同,前者更偏重自然的描绘,后者则更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为《晚夏即事临南居》的全面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够帮助你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查询

游慈云分韵得是字 雨后雪 次韵前人为人诬告受羊 次韵梅山弟感时 挽董帅干二首 宝鼎现·问今何日 次韵竺梅潭见示 有感 宜晚小酌二首 次韵内弟贝端甫家醉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弹尽粮绝 诎法 子满 琳玙 面字旁的字 戴笠乘车 弋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购书 胸有城府 吹埙吹箎 包含宣的成语 谷禄 包含厩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砸锅卖铁 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