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5:21
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
作者: 耿湋 〔唐代〕
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
锡珪仍拜下,分命遂居东。
高旆翻秋日,清铙引细风。
蝉稀金谷树,草遍德阳宫。
教用儒门俭,兵依武库雄。
谁云千载后,周召独为公。
这首诗是给蒋尚书(兼任御史大夫)送行的诗。
副相(副宰相)的威名很重,春卿(春天的官职)对礼乐的重视很高。
赐予他权杖后,他仍然谦恭地接受,分配的任务使他得以驻守东都。
高高的旗帜在秋日里翻飞,清脆的铙(乐器)声随细风飘来。
金谷园的蝉鸣稀少,德阳宫的草木则遍布一片。
教导要用儒家的节俭,军队则依靠强大的武器库。
谁说千年以后,周公的名声独特如同他一样呢?
字词注释
作者介绍
耿湋,字子靓,唐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推崇。他的诗作多表现出对社会政治的思考,风格上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反映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蒋尚书即将前往东都任职时写的,诗人以此诗表达对其的祝福与敬意,反映了当时政治环境的严肃和对人才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蒋尚书的送别,展现了唐代官场的风采与文化。诗的开头就描绘了副相的威名与礼乐的崇高,显示出对官职的尊重和礼仪的重视。随后,诗人用“锡珪”与“分命”表明了蒋尚书即将承担的重要职责,强调了他在东都的地位。
诗中以“高旆翻秋日,清铙引细风”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秋日画面,象征着新官上任的希望与前景。尤其是“蝉稀金谷树,草遍德阳宫”两句,描绘出了自然环境与宫廷的和谐,体现了诗人对蒋尚书未来的美好祝愿。
在后半部分,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政治治理的理念,强调了儒家思想的节俭和军事力量的强大,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德治与法治的平衡思考。最后用“谁云千载后,周召独为公”收尾,蕴含着对蒋尚书未来成就的期待,也暗含了对历史的思考,周公的名声在千年之后仍然独特,正如蒋尚书值得铭记的贡献。
逐句解析
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
这里描绘副宰相的显赫地位和春卿对礼乐的重视,反映出当时对官员品德的期望。
锡珪仍拜下,分命遂居东。
赐予权杖后,他仍然谦逊地接受,显示出蒋尚书的谦恭与责任感。
高旆翻秋日,清铙引细风。
描绘秋日的景象,象征着希望与清新的气息。
蝉稀金谷树,草遍德阳宫。
宁静的环境中,金谷园的蝉鸣稀少,德阳宫的草木繁茂,体现了和谐美好的景象。
教用儒门俭,兵依武库雄。
提出治国的理念,强调儒家的节俭和强大的军队,显示出治理国家的智慧。
谁云千载后,周召独为公。
对历史的思考,期望蒋尚书的贡献能如周公般被后世铭记。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手法,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例如,“高旆翻秋日,清铙引细风”中高旆与清铙形成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蒋尚书的敬意和祝福,传达了对德治与法治的思考,以及对历史与未来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副相威名重”中“副相”指什么?
A. 副宰相
B. 副总理
C. 副主席
“高旆翻秋日”中的“高旆”象征什么?
A. 自然风景
B. 官职的威严
C. 军队的精神
此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耿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