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道吾山》

时间: 2025-04-27 11:36:23

诗句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

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

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36:23

原文展示:

道吾山 谭嗣同 〔清代〕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 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 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

白话文翻译:

夕阳高挂在树梢,暮色渐渐深入青翠的山峰。 古老的寺庙云雾缭绕,仿佛依偎着飞翔的白鹤,空旷的潭水映照着月下的龙影。 尘埃随着百尺瀑布消散,心灵在寺庙的钟声中断绝了尘世的牵挂。 禅意深远,难以捉摸,只有阶下蟋蟀的啾啾声在耳边回响。

注释:

  • 夕阳悬高树:夕阳挂在高高的树梢上。
  • 薄暮入青峰:暮色渐渐深入青翠的山峰。
  • 古寺云依鹤:古老的寺庙被云雾环绕,仿佛依偎着飞翔的白鹤。
  • 空潭月照龙:空旷的潭水映照着月下的龙影。
  • 尘消百尺瀑:尘埃随着百尺瀑布消散。
  • 心断一声钟:心灵在寺庙的钟声中断绝了尘世的牵挂。
  • 禅意渺何著:禅意深远,难以捉摸。
  • 啾啾阶下蛩:只有阶下蟋蟀的啾啾声在耳边回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戊戌六君子之一。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一位诗人,其诗作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道吾山古寺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禅意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夕阳、暮色、古寺、云雾、潭水、瀑布、钟声和蟋蟀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幽静深远的山寺图景。诗中“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描绘了日暮时分的山景,夕阳高挂,暮色渐深,给人以宁静而庄严的感觉。“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则通过云雾、白鹤、潭水和龙影的描绘,增添了神秘和超然的氛围。“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表达了作者在自然和宗教的双重净化下,心灵得到了解脱。最后,“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则以蟋蟀的鸣叫,象征了禅意的深远和难以捉摸。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禅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通过夕阳和暮色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 “古寺云依鹤,空潭月照龙”:运用云雾、白鹤、潭水和龙影的意象,增添了神秘和超然的氛围。
  • “尘消百尺瀑,心断一声钟”:瀑布的消尘和钟声的断心,表达了作者在自然和宗教的双重净化下,心灵得到了解脱。
  • “禅意渺何著,啾啾阶下蛩”:以蟋蟀的鸣叫,象征了禅意的深远和难以捉摸。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古寺云依鹤”中的“云依鹤”,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环绕古寺的景象。
  • 拟人:如“空潭月照龙”中的“月照龙”,赋予了月亮以生命,使其仿佛在照耀着龙影。
  • 对仗:如“夕阳悬高树,薄暮入青峰”中的“悬”与“入”,“高树”与“青峰”,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禅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然。

意象分析:

  • 夕阳:象征着日暮时分的宁静和庄严。
  • 古寺:代表着宗教的净化和超脱。
  • 云雾:增添了神秘和超然的氛围。
  • 潭水:象征着空旷和宁静。
  • 瀑布:代表着自然的净化和消尘。
  • 钟声:象征着宗教的净化和断心。
  • 蟋蟀:象征了禅意的深远和难以捉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夕阳悬高树”中的“悬”字,形象地描绘了什么? A. 夕阳挂在树梢上 B. 夕阳落在地上 C. 夕阳在空中飘浮 D. 夕阳在水中倒影 答案:A

  2. 诗中“古寺云依鹤”中的“云依鹤”,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3. 诗中“心断一声钟”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超脱 D. 愤怒 答案:C

  4. 诗中“禅意渺何著”中的“渺何著”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禅意深远,难以捉摸 B. 禅意浅显,容易理解 C. 禅意明确,容易把握 D. 禅意模糊,难以表达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中的宁静和超然,表达了对自然和禅境的向往。
  • 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谭嗣同的《道吾山》:两者都描绘了山中的宁静和超然,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的欣赏,而谭嗣同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禅境的向往。
  • 杜甫的《望岳》与谭嗣同的《道吾山》:杜甫的诗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而谭嗣同的诗则通过对古寺的描绘,表达了对禅境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谭嗣同诗集》:收录了谭嗣同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宫女围棋图 老君岩次刘谊韵 其二 老君岩次刘谊韵 其一 松石峰 曾公岩和曾子宣安抚 重赴宜章 盛山十二诗 桃坞 盛山十二诗·桃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羊字旁的字 包含抽的成语 剖肝泣血 指引 有度有识 鼎字旁的字 移东就西 清灰冷火 包含牝的词语有哪些 灶王爷 浑浑无涯 淘漉 进膺 车字旁的字 变化无穷 毛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