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利州南渡》

时间: 2025-05-05 10:06:12

诗句

澹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0:06:12

原文展示:

利州南渡
作者: 温庭筠 〔唐代〕

澹然空水对斜晖,
曲岛苍茫接翠微。
波上马嘶看棹去,
柳边人歇待船归。
数丛沙草群鸥散,
万顷江田一鹭飞。
谁解乘舟寻范蠡,
五湖烟水独忘机。

白话文翻译:

在宁静的水面上,夕阳的余晖洒下,
曲折的小岛在苍茫的水天之间相接。
水面上,马嘶声响起,船只缓缓驶离,
柳树旁,人们在等待,静静等船归来。
几丛沙草,群鸥飞散,
万顷江田,一只白鹭在空中翱翔。
谁能理解,乘舟去寻范蠡的心情,
在五湖烟水之间,独自忘却凡尘的忧虑。

注释:

  • 澹然:清淡、宁静的样子。
  • 斜晖:夕阳的余晖,光线斜照。
  • 苍茫:广阔无边,形容景色的辽阔。
  • 波上马嘶:水面上有马的嘶鸣声。
  • 柳边人歇:柳树旁的人在休息。
  • 沙草:生长在沙滩上的草。
  • 范蠡: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后隐居于五湖,经商致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温庭筠(812年-870年),字飞卿,号湘灵,唐代著名诗人、词人。他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影响深远。温庭筠的生活背景复杂,经历了唐朝的盛世与衰落。

创作背景:

《利州南渡》是在温庭筠游历利州时所作,描绘了他在水边的闲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交融,反映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历史人物范蠡的敬仰。

诗歌鉴赏:

《利州南渡》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诗作,透过宁静的水面与斜晖映照的岛屿,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第一句“澹然空水对斜晖”,描绘了水面如镜、夕阳斜照的宁静景象,展现了诗人心境的平和。接下来的“曲岛苍茫接翠微”则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出曲折孤岛在天地之间的苍茫感。

诗中还有“波上马嘶看棹去”,通过马的嘶鸣声与船的离去,表现了人们在自然中活动的生动场景。而“柳边人歇待船归”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自然的浩瀚与自由,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最后两句“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不仅体现了对范蠡的敬仰,更表达了诗人渴望隐逸与忘却世俗的心情,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温庭筠独特的艺术风格与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澹然空水对斜晖:描绘了宁静的水面与夕阳的余晖,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2. 曲岛苍茫接翠微:描绘了小岛的广阔与苍茫,给人一种幽远的感觉。
  3. 波上马嘶看棹去:水面上马嘶声响,船只缓缓驶离,展现了动态的自然景象。
  4. 柳边人歇待船归:柳树旁的休息人,表现了静谧的生活情景。
  5. 数丛沙草群鸥散:沙滩上的草丛与飞散的鸥鸟,表现了自然的生动。
  6. 万顷江田一鹭飞:广阔的江田上一只白鹭飞翔,象征着自由与恬静。
  7. 谁解乘舟寻范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范蠡的追寻与敬仰。
  8. 五湖烟水独忘机:在五湖的烟水之间,独自忘却世俗的纷扰。

修辞手法:

  • 比喻:在“苍茫接翠微”中,通过对比展现自然的辽阔。
  • 拟人:马嘶声赋予自然生动的情感。
  • 对仗:如“柳边人歇待船归”与“数丛沙草群鸥散”,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人物范蠡的敬仰,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宁静与流动。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惜。
  • 小岛:象征着孤独与隐逸。
  • 群鸥:象征着自由与生活的生机。
  • 范蠡:象征着智慧与成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波上马嘶”意指什么? A. 马在水中游泳
    B. 水面上马的嘶鸣声
    C. 马在岸边吃草
    D. 马在河边休息

  2. “谁解乘舟寻范蠡”中,范蠡是哪个历史人物? A. 唐代诗人
    B. 春秋时期的政治家
    C. 汉代的将领
    D. 宋代的书法家

  3. 诗中体现的主要情感是? A. 忧伤
    B. 喜悦
    C. 宁静与向往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雪》 by 柳宗元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江雪》与《利州南渡》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前者以孤独的渔者与雪景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寂,而《利州南渡》则通过悠然的水景与历史人物的追寻,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向往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温庭筠诗词集》
  • 《唐代文学史》

译文

夕阳正斜照在空阔的水面上,曲折的小岛连接翠绿的群山。 江面上传来马的嘶鸣看船归,柳荫下的人们等待着船靠岸。 广阔沙草从中群鸥四处飞散,万顷江田上空孤鹭展翅飞翔。 谁能像范蠡一样乘着小木船,在辽阔的江湖上面自由飘荡。

注释

澹(dàn)然空水对斜晖,曲岛苍茫接翠微。澹然:水波闪动的样子。对:一作“带”。翠微:指青翠的山气。 波上马嘶(sī)看棹(zhào)去,柳边人歇待船归。“波上”句:指未渡的人,眼看着马鸣舟中,随波而去。波上:一作“坡上”。棹:船桨,代指船。 数丛沙草群鸥散,万顷江田一鹭飞。“数丛”句:指船过草丛,惊散群鸥。 谁解乘舟寻范蠡(lǐ),五湖烟水独忘机。 范蠡:字少伯,春秋时楚国人,为越大夫,从越王勾践二十余年,助勾践灭吴国后,辞官乘舟而去,泛于五湖,莫知所终。五湖烟水:据《吴越春秋》称,范蠡功成身退,乘扁舟出入三江五湖,没人知道他最终到哪里去了。五湖,指太湖和它附近的几个湖,这里泛指江湖。忘机:旧谓鸥鹭忘机,这里有双关意,指心愿淡泊,与人无争。

相关查询

道中即事 再赠陈高眼二首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题长沙铺 送胡教授之沅水任 思家信不至 和郡侯劝驾韵 游湖 和葛德远 赠高眼陈相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克搭 丶字旁的字 爻字旁的字 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麻字旁的字 探丸借客 肆骚 诵习 冗不见治 夜月花朝 云豆面 糹字旁的字 战战业业 厂字头的字 走伏无地 与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