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4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48:59
青楼薄幸,已分终难偶。
寻遍绮罗间,悄无个眼中翘秀。
江南春晓,花发乱莺飞,情渐透。
休辞瘦。果有人相候。
醉乡路稳,常是身偏后。
谁谓正欢时,把相思番成红豆。
千言万语,毕竟总成虚,章台柳。
青青否。魂梦空搔首。
青楼中的薄幸之人,已经难以再相遇。
在华丽的衣衫间到处寻找,却没有一个人像她那样美丽。
江南的春晨,花开鸟鸣,情意渐渐明朗。
不要再说我瘦弱,果然有人在等待我。
醉酒的路途稳妥,常常是我身子偏后。
谁说欢愉的时刻,会让思念变成红豆呢?
千言万语,终究化为虚无,像章台的柳树。
青青的柳条是否依旧?我的魂魄与梦境空荡荡地搔首。
作者介绍:李之仪(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字君华,号幽溪。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这首《蓦山溪》写于李之仪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中,表现了他对爱情与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与情感状态。
李之仪的《蓦山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脆弱与思念的深切。诗中“青楼薄幸”的开篇即直入主题,表现了对爱情的失落与无奈。接着,诗人通过“寻遍绮罗间,悄无个眼中翘秀”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寻,却发现身边没有一个人能够与之相映成趣,体现出一种孤独感。
随着诗意的深入,江南的春晓则象征着新的希望,但“休辞瘦”又显得无奈,诗人在此对自身的憔悴感到无比的失落。接下来的“醉乡路稳”暗示了虽然身处欢乐的环境,却因内心的思念而感到身心俱疲。最后一句“魂梦空搔首”,更是将思念与失落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往昔的执念与难以释怀的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有对美好爱情的追忆,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深刻反思,表现出了李之仪作为宋代诗人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基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围绕爱情的失落与思念的无奈展开,表达了人对美好爱情的追寻与对现实的无力感,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词测试:
《蓦山溪》的作者是谁?
诗中“青楼薄幸”所指的是?
“红豆”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蓦山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对爱情的不同理解与表达方式。李清照在其作品中多表现出女性的柔情与坚韧,而李之仪则更多地体现出对爱情失落的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