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台令 其四 洞庭杂兴》

时间: 2025-05-04 03:38:22

诗句

锦泛千层桃浪,光摇万树梨花。

树树红飞白雪,层层碧映朱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8:22

原文展示:

三台令 其四 洞庭杂兴
作者: 董元恺 〔清代〕
锦泛千层桃浪,光摇万树梨花。
树树红飞白雪,层层碧映朱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湖面上波光粼粼,像是铺满了层层桃花;阳光照耀下,万树梨花摇曳生姿;树木上红色的花瓣如雪般飞舞,湖水层层倒映着朱红的霞光。

注释:

  • 锦泛:锦,指色彩鲜艳的绸缎,这里形容湖面波光粼粼;泛,浮动、漂浮。
  • 桃浪:桃花盛开的波浪,形象生动。
  • 光摇:光影摇动,形容树影随着光线在摇曳。
  • 飞白雪:形容花瓣飘落的轻盈,如同白雪飞舞。
  • 层层碧映朱霞:层层的湖水映照着红色的霞光,色彩鲜明。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直接引用的历史典故,但“洞庭”指的是洞庭湖,古代文人常在此吟咏,显示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董元恺(1671-1746),清朝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在清代,文人雅士常以自然为题材,寄托个人情感与理想。此诗可能是在游览洞庭湖时所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向往。

诗歌鉴赏:

《三台令 其四 洞庭杂兴》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洞庭湖的自然美景。诗中"锦泛千层桃浪"的描写,展现了湖面波光粼粼、五光十色的景象,给人一种动感与活力,仿佛湖面上真的浮动着桃花般的浪花。而"光摇万树梨花"则通过光影的摇曳,刻画了春日的生机,万树梨花在阳光下摇曳生姿,既有视觉的美感,也传达了春天的温暖与希望。接下来的"树树红飞白雪"和"层层碧映朱霞"则在色彩的对比中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红色的花瓣如同飞舞的白雪,衬托出雪一般的纯洁与轻盈。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展现了春日的繁华与生机,既有自然的美丽,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锦泛千层桃浪:形容湖面波光粼粼,像绣锦一般,桃花盛开的景象。
    2. 光摇万树梨花:阳光照耀下,万树梨花随风摇曳,生动而美丽。
    3. 树树红飞白雪:树木上红色花瓣如雪般飘落,形成鲜明的对比。
    4. 层层碧映朱霞:湖水层层倒映着红色的霞光,色彩斑斓。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光比作锦,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光摇,形象地表现出自然的生动。
    • 对仗:在“树树红飞白雪,层层碧映朱霞”中,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洞庭湖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反映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华丽与美好。
  • 桃浪:象征春天,代表着生命的复苏。
  • 梨花:象征纯洁与美丽。
  • 红飞白雪:代表生命的流动与短暂之美。
  • 朱霞:象征着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锦泛千层桃浪”中的“锦”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布料
    • C. 一种花
    • D. 一种鸟
  2. “光摇万树梨花”中“光”指的是什么?

    • A. 月光
    • B. 阳光
    • C. 星光
    • D. 烛光
  3. 诗中“层层碧映朱霞”表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 A. 夜晚的宁静
    • B. 夕阳西下的美丽
    • C. 春天的生机
    • D. 秋天的丰收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静谧的山水意境,而董元恺的作品则通过动感的描写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同样的自然题材,不同的情感与表达方式,展现了各自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董元恺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寒集大观亭同方植之作 晓行铜陵道中 浙东罢府西归酬别张广文皮先辈陆秀才 醉中袭美先月中归 和皮日休悼鹤 留题龙华僧院放怀阁 蓉湖夕泛 雨中憩山家 晚泊高邮寄丁洽泉 秋日登潞河城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月夕花晨 亠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白山黑水 鞭辟近里 剥茧抽丝 甚生 殳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揎拳舞袖 奉调 积重不返 包含斯的词语有哪些 陶开头的成语 入字旁的字 漫天掩地 青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