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台令 其一 洞庭杂兴》

时间: 2025-04-29 05:13:34

诗句

万顷平湖似镜,千峰列嶂如环。

处处倪迂范缓,家家雾髻云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5:13:34

原文展示:

万顷平湖似镜,千峰列嶂如环。
处处倪迂范缓,家家雾髻云鬟。

白话文翻译:

这片广袤的湖面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周围的千山万峰环绕成圆。四处的景色如同画卷一般,家家户户的女子都梳着雾状的发髻,像云一样柔美。

注释:

  • 万顷(wàn qǐng):形容湖面非常宽广,广阔如千顷。
  • 平湖:平坦的湖面。
  • 似镜:像镜子一样光滑。
  • 千峰:形容山峰很多。
  • 列嶂(liè zhàng):排列成行的山脊。
  • 倪迂(ní yū):倪,指狭窄的地方;迂,指曲折的样子。形容景致的迂回曲折。
  • 范缓(fàn huǎn):范,指形状;缓,形容温和、柔和的样子。形容景色的柔和。
  • 雾髻(wù jì):形容发髻像雾一样缥缈。
  • 云鬟(yún huán):形容发型像云一样美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别的典故,但通过描绘湖泊和山峦的自然景致,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元恺,清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诗闻名。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之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洞庭杂兴”是董元恺在洞庭湖游玩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湖光山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开篇的“万顷平湖似镜”,以极富画面感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湖面平静如镜的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接着“千峰列嶂如环”,用对仗的方式,描绘出环绕湖泊的高山,增强了诗的气势和层次感。

在后两句中,诗人将目光转向人家,描绘了“处处倪迂范缓”的景象,表现出湖畔的生活气息。这里的“倪迂范缓”更是使整个画面生动起来,甚至可以想象到游人走在湖边,欣赏着这样的美景。

最后一句“家家雾髻云鬟”,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结合,展现了湖畔人家的生活场景,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顷平湖似镜:湖面广阔而平静,宛如一面明亮的镜子,传达出静谧的氛围。
  2. 千峰列嶂如环:环绕着湖泊的山峰如同一圈天然的屏障,形成了壮丽的景观。
  3. 处处倪迂范缓:四周的景色如同画卷,展现出曲折而柔和的美。
  4. 家家雾髻云鬟:家家户户的女子发髻如雾,鬟鬓如云,表现出生活的柔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比作镜子,形象生动。
  • 对仗:如“千峰列嶂”与“家家雾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描绘: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壮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平湖:象征宁静与广阔。
  • 千峰:象征高耸与壮丽。
  • 雾髻云鬟:象征女性的柔美与生活的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哪个地方的? A. 黄河
    B. 洞庭湖
    C. 太湖

  2. 诗中的“万顷平湖似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静谧
    B. 喧闹
    C. 悲伤

  3. “家家雾髻云鬟”中的“雾髻”形容什么? A. 男子发型
    B. 女子发型
    C. 动物的毛发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董元恺的《三台令 其一 洞庭杂兴》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董元恺更注重湖光山色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以壮丽的气势和奔放的情感体现自然的雄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董元恺评传》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山水诗的艺术与美学》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龙江送别图 咏怀 汉宫词 十五夜泊彭城无月呼酒既醉信口而歌成此一章 怀贤诗 王枢密 结客少年场 定庵八十七诗 舶上谣送伯庸以番货事奉使闽浙十首 其七 白羊 毛竹山四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点底的字 损之又损 墨绂 三框儿的字 怎奈 包含懿的词语有哪些 福寿年高 却老还童 旧雨重逢 飞字旁的字 日旰不食 业字旁的字 手续 久安长治 行押 聿字旁的字 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贤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