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6:3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6:38:16
苍龙夭矫西山来,凿破明珠成碧岫。
何人架空起楼阁,地灵不敢藏馀秀。
锁窗云重衣巾润,梳木风清肌骨透。
客来一夜与僧谈,气觉浩然充宇宙。
苍龙般的山脉高耸而来,仿佛是凿破了明珠,形成了碧色的山岫。
是谁在这高山之上架起了楼阁,连这片土地的灵气都不敢掩藏更多的秀丽。
窗户锁住了,浓云如重纱般滋润着衣巾,清风从树木间穿过,使肌肤骨髓都感到透彻。
客人来访,在夜晚与僧人交谈,感觉浩然的气息充满了整个宇宙。
潘兴嗣,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山水和人文景观。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西山时写成,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与僧人交谈时所感受到的宇宙浩渺的哲学思考。
《西山翠岩联句》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篇。诗中以“苍龙夭矫”开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西山的巍峨与壮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诗人借“明珠”与“碧岫”之比,强调了山水的清丽与璀璨,展现出自然的神奇和人类的渺小。
“何人架空起楼阁”一联,不仅表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也暗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地灵也不敢掩藏更多的美丽,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灵气的推崇。随后的描写则将目光转向了内心的感受,通过“锁窗云重”和“梳木风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大自然的感悟。
最后,诗人以“客来一夜与僧谈”收尾,表明与僧人的交流让他感受到一种浩然之气,仿佛宇宙的气息在此刻交融,提升了整首诗的境界,形成了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深刻对话。
整首诗歌通过对西山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宇宙浩瀚的哲学思考,体现了人文关怀和自然崇拜的思想。
选择题:诗中“苍龙”比喻的是? A. 河流 B. 山脉 C. 风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明珠”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人认为人类与自然应和谐共存。(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