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5:4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5:43:30
亹亹孙吴略,人人卫霍才。
只能壁门里,目送虏群回。
整首诗表达了在动荡时代的悲哀。诗中提到的孙吴是指东吴,暗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而“人人卫霍才”则反映了人们渴望保卫国家的心情,但最终只能通过墙壁目送敌人退去,表达了一种无力感。
胡侍,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风常以悲壮、激昂为特点,反映了明代动荡的社会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末,正值国家动乱和外敌入侵的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与渴望。
这首诗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紧迫感的场景。开篇的“亹亹孙吴略”,通过对历史英雄的提及,唤起了读者对那段辉煌历史的追忆与感慨。接着“人人卫霍才”,则进一步强调了人们对英雄的崇拜与渴望,显示出一种急迫的希望,期盼能有像卫青和霍去病那样的将领出现,来拯救国家。然而,诗的转折在“只能壁门里”中显露无遗,诗人将自己的无奈与失落倾诉而出,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力感和对敌人强大势力的恐惧。最后一句“目送虏群回”,虽是目送敌人离去,却带着一种悲凉的无奈与失落,令人深思。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交错中,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同时也反映出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奈,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整首诗反映了在战乱时期,个人的渺小与无力,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孙吴”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国家?
“人人卫霍才”中的“卫霍”指的是哪两位将领?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