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38:26
多病眠常早,移灯近卧床。
重翻经验本,那有断情方。
树响秋先到,窗虚月正凉。
寂寥愁不寐,更漏以何长。
这首诗中,作者因多病而常常早早就睡觉,夜里因思绪繁杂而无法入眠,于是将灯移近床边。翻阅着以前的经历,却发现哪里能够切断那份情感呢?树叶沙沙作响,秋天仿佛提前到来;窗外的月光恰好透过虚空洒在室内,带来一丝凉意。寂寞与愁苦让我无法入眠,时间的流逝又是如此漫长。
黄中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情感的细腻描写。他的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因身体多病而导致的失眠,夜深人静之时,思绪万千,感慨身世与情感的交织。诗中的秋意与月光,映衬出作者内心的孤寂与愁苦。
这首《不寐》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诗的开头“多病眠常早”,直接点出作者因身体健康问题而早早就寝的状态,暗示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挣扎。接下来的“移灯近卧床”,则表现出他在黑夜中思索的孤独感,灯光的微弱照亮了他内心的愁苦。
而“重翻经验本,那有断情方”一句,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与难以割舍的情感,这种情感的纠结让他倍感失落。随后的“树响秋先到,窗虚月正凉”,通过外界的自然景象,呈现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秋天的到来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时间的无情。
最后一句“寂寥愁不寐,更漏以何长”,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长夜漫漫的无尽与孤独。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对情感的深切体验。
整首诗表现了对生活苦闷与情感难以释怀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忧伤的情感基调。
诗中提到的“多病”指的是什么?
“重翻经验本”中的“经验本”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现出孤寂的情感?
对比黄中的《不寐》与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均通过夜晚的意象表达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但黄中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纠结与思考,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引发对故乡的怀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夜晚给诗人带来的思索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