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8: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8:37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在江边楼上醉酒告别,橘子和柚子的香气扑鼻而来。
江风带着细雨吹入舟中,凉意袭人。
我怀念你遥远在潇湘的明月下,
愁苦中听着梦里清猿的哀鸣,时光漫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潇湘”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代表思乡之情,尤其是在唐代,很多诗人都以此地为背景,表现对故人的怀念与思念。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季凌,号少陵,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和咏怀诗。他的诗风豪放奔放,情感真挚,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送魏二》写于王昌龄送别友人的场合,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离别的忧伤。诗中描绘的江南水乡的美景与离别的愁绪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
《送魏二》是王昌龄送别友人的诗,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离别时的惆怅和对友人的思念。首句“醉别江楼橘柚香”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江边夜景,醉酒的状态让告别显得更加感伤,橘柚的香气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惬意,然而这样的美好却在离别的时刻显得格外刺眼。接下来的“江风引雨入舟凉”则通过江风和雨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凉意和孤寂,似乎是对离别的无奈和悲伤的映衬。
“忆君遥在潇湘月”中,诗人通过对潇湘月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潇湘的明月象征着那份遥远而又清晰的情感。而最后一句“愁听清猿梦里长”则以清猿的哀鸣作为情感的高潮,清猿的叫声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绪,令人心生惆怅。整首诗在优美的意境中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表现了王昌龄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离别时的愁苦,借助自然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珍贵和生活的无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地方“潇湘”代表了什么?
诗中的“清猿”用来象征什么?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王昌龄的《送魏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比较,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王昌龄更加强调离别的愁苦,而李白则多了一份洒脱与豪放。王昌龄的诗歌细腻而情感丰富,李白则更显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