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4:10
千秋岁
晁补之
玉京仙侣,同受琅函结。
风雨隔,尘埃绝。
霞觞翻手破,阆苑花前别。
鹏翼敛,人间泛梗无由歇。
岂忆山中酒,还共溪边月。
愁闷火,时间灭。
何妨心似水,莫遣头如雪。
春近也,江南雁识归时节。
在玉京的仙侣们,共同接受琅函的结缘。
风雨将我们隔绝,尘埃使我们相隔。
美酒在手中翻倒,阆苑的花前却要分别。
鹏鸟的翅膀收起,人间的漂泊无处停歇。
怎能忘记山中的美酒,还可以与溪边的明月相伴。
心中的愁闷如火,时间将其熄灭。
何妨心境如水,不要让白发如雪。
春天临近,江南的大雁已经识得归来的时节。
作者介绍:晁补之,宋代诗人,字允和,号任昉,晚号玉山。以词名世,擅长描写山水、抒发情感,作品多呈现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的困顿之际,诗人通过对仙侣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千秋岁》是晁补之的一首经典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困境的交织。开头以“玉京仙侣”引入,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理想的生活境界,然而随即转入“风雨隔,尘埃绝”,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隔阂,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诗中“霞觞翻手破,阆苑花前别”,通过美酒与花前别离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鹏鸟的翅膀象征着志向的收敛,人间的漂泊无处安放,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用“岂忆山中酒,还共溪边月”引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构成了诗歌的情感高潮。接下来的“愁闷火,时间灭”,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愁苦的消融,表现了诗人对心境的思考。最后一句“春近也,江南雁识归时节”,以春天的到来和大雁归来的意象,给整首诗带来了一丝希望,暗示了人生的轮回与新的开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以及对时间流逝和人生轮回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的“玉京仙侣”指的是什么?
“鹏翼敛”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江南雁”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