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8:30
一丛花(再呈十二叔)
晁补之 〔宋代〕
飞凫仙令气如虹。脱屐向尘笼。
凌烟画像云台议,似眼前百草春风。
盏里圣贤,壶中天地,高兴更谁同。
应怀得隽大明宫。无事老冯公。
玉山且向花间倒,任从笑老入花丛。
三径步余,一枝眠稳,心事付千钟。
飞凫(飞鸟)像仙人般,气势如虹般壮丽。脱掉鞋子,走向尘土的笼罩。
像云彩一样的烟雾,讨论着云台的美景,仿佛眼前的百草在春风中摇曳。
酒杯中有圣贤,壶中藏着天地,兴致高涨时又有谁能与我共鸣。
应该怀念大明宫的美好,岁月无事的冯公。
玉山就要倒向花丛中,任由我在花丛中笑老。
在三条小径上走过,依靠着一枝花安静入眠,将心事寄托在千钟酒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允和,号乐天,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隐逸生活时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聚会的向往,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一丛花(再呈十二叔)》是一首结合了自然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人在其中借助飞凫、云台等意象,展现了自己的心境与对自由的渴望。全诗的开头便以“飞凫仙令气如虹”引入,瞬间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气氛。接着,诗人通过“脱屐向尘笼”的描写,表现了放下世俗羁绊,融入自然的心态。
在“凌烟画像云台议,似眼前百草春风”中,诗人将自然的美景与人文的议论结合,反映出诗人心中那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诗中提到的“盏里圣贤,壶中天地”,不仅仅是对饮酒的描绘,更是一种对哲理的思考,表达了高兴时与友人共享的乐趣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用“玉山且向花间倒,任从笑老入花丛”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豁达态度,尽管人生易逝,但仍要在当下享受生活。最后以“心事付千钟”收尾,将个人的心事与酒中情怀结合,给人一种洒脱与无所畏惧的感觉。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和人生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友谊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飞凫仙令气如虹”中的“飞凫”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酒
诗中提到的“大明宫”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繁华与荣耀
C. 友谊的象征
“心事付千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豪情与放纵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