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齐山怪石森耸其西峰日小九华》

时间: 2025-05-01 17:07:16

诗句

山上有山俱巃嵷,谷中通谷更唅呀。

借君筇杖穿奇崄,直至西峰小九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7:16

原文展示:

山上有山俱巃嵷,
谷中通谷更唅呀。
借君筇杖穿奇崄,
直至西峰小九华。

白话文翻译:

山上重重叠叠的山峰巍峨耸立,
山谷之间沟壑纵横更显幽深寂静。
借用你的竹杖穿行在这奇特的崄峭之地,
直直走向西峰的小九华。

注释:

  • 巃嵷:形容山势高耸、崎岖。
  • 唅呀:指山谷间的幽深和回响,带有一种神秘的气息。
  • 筇杖:竹杖,古人出行常用的工具,象征行者的旅途。
  • 奇崄:形容山势奇特且陡峭。
  • 小九华:指的是九华山的一部分,因其形状和位置而得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叔明,号山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及文学评论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重视对自然的描绘,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游历齐山时,意在表现山的雄伟和幽深之美,寄托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齐山的壮丽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旅途的向往。开篇两句“山上有山俱巃嵷,谷中通谷更唅呀”,以“山”与“谷”的对比,勾勒出一幅层峦叠嶂的画面,仿佛引导读者走入一个充满奇幻的山水世界。接下来的两句“借君筇杖穿奇崄,直至西峰小九华”,则通过“借”的方式,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依赖与信任,带有一种亲切感。同时,筇杖的意象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探索的乐趣,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抒情自然,既有对山水的细腻观察,也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由的向往,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上有山俱巃嵷:描述山的重叠与巍峨,展现出自然的宏伟与壮丽。
  2. 谷中通谷更唅呀:暗示山谷的深邃与神秘,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3. 借君筇杖穿奇崄:通过对友人的呼唤,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同时也表现了探索的意愿。
  4. 直至西峰小九华:明确了目标,展现出追寻与向往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山”与“谷”的对比,增强了空间感和层次感。
  • 拟人:通过呼唤“君”,赋予了自然以情感,拉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 对仗: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齐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坚韧、伟大。
  • :象征着深邃、神秘。
  • 筇杖:象征着旅途的工具,隐喻人生的探索。
  • 小九华:寄托着诗人对理想境地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形容山的词语是?
    A. 低矮
    B. 巃嵷
    C. 平坦

  2. “借君筇杖”中的“筇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竹杖
    C. 书本

  3. 诗中的“小九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一座城市
    B. 一部分的九华山
    C. 一条河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但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淡泊,而晁补之的这首诗则更强调山的雄伟与探索的热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

相关查询

天香·若论修真 天香·过隙年光 天香慢 梅 天香 龙涎香 天香 探梅惠山石浪山偕浣香弟作 天香·又 天香 初冬寻梅和胡玉津 天香 其一 清和即事用景覃韵 天香 寿桂金堂竹泉总管 天香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耻与为伍 丹节 尊胜 能忍自安 包含溯的词语有哪些 車字旁的字 狰狞面目 見字旁的字 马爵 包含猛的成语 包含获的成语 工字旁的字 横眉冷对千夫指 调舌弄唇 众口一词 谗客 气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