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7:16
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
一朝结发从君子,将妾迢迢东路陲。
时逢大道无难阻,君方游宦从陈汝。
蕙楼独卧频度春,彩落辞君几徂暑。
三月垂杨蚕未眠,携笼结侣南陌边。
道逢行子不相识,赠妾黄金买少年。
妾家夫婿轻离久,寸心誓与长相守。
愿言行路莫多情,送妾贞心在人口。
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
劳心苦力终无恨,所冀君恩那可依。
闻说行人已归止,乃是向来赠金子。
相看颜色不复言,相顾怀惭有何已。
从来自隐无疑背,直为君情也相会。
如何咫尺仍有情,况复迢迢千里外。
此时顾恩不顾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莫道向来不得意,故欲留规诫后人。
我本是邯郸的女子,在未嫁之前,容貌美丽却无人知晓。
一朝嫁给君子,便随他远赴东边的路。
正值大道畅通无阻,君子正在官场游历。
我独自一人在蕙楼中度过春天,几度向君子告别,夏天也已过去。
三月的垂杨下,蚕儿还未入眠,我提着笼子在南边的小路上结伴。
路上遇见行人并不相识,他送我黄金以买少年。
我的丈夫因离别已久,心中誓言定要长相守。
我希望行路的人不要多情,送我贞心留在人间。
黄昏时分,蚕儿饥饿我得回家,提着笼子装饰来到庭院。
虽劳心苦力却无怨恨,所希冀的君恩又何能依靠?
听说行人已经停留,原来是之前赠予的金子。
我们对视却不再言语,心中羞愧又有何用。
从来隐秘无疑背,都是为了君情而相会。
如何咫尺却仍有情,何况遥远千里之外。
此刻只顾念恩情,不顾自身安危,想着君子今日前往河津。
莫说以前不得意,因此希望留给后人的规诫。
高适,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今山西省。他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描写战争、征途和离别等主题,风格豪放,感情真挚。
《秋胡行》写于高适漫游之际,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爱情的执着。诗中通过女子的独白,反映出女性在爱情与责任之间的矛盾,体现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多重期待。
《秋胡行》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展现了女子的内心情感与对爱情的执着。诗中以“妾”的视角展开,开篇即交代身份与背景,表现出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女子在未嫁之时,容貌美丽,但无人知晓,暗示了她的无奈与孤独。随后,诗人以“结发”象征婚姻的开始,描绘出随夫君远行的艰辛与不易。诗中反复提及的“贞心”表达了她对爱情的忠诚与渴望,尽管面临一系列的离别与困境,依然坚守着内心的信念。
高适在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将离别的痛苦与对爱的执着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在最后几句中,女子对君子的思念与自我牺牲的情感交织,令人感到无奈却又动人。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非常丰富,既有对爱情的渴望,也有对生活的无奈与反思,展现了唐代女性复杂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执着与思念,展现了女性在爱情与责任之间的困惑和无奈,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与压力。
高适的《秋胡行》是哪一朝代的作品?
诗中提到“妾本邯郸未嫁时”,这句的意思是?
诗中“携笼结侣南陌边”中的“携笼”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