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1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4:05
君不见富家翁,昔时贫贱谁比数。
一朝金多结豪贵,万事胜人健如虎。
子孙成长满眼前,妻能管弦妾能舞。
自矜一朝忽如此,却笑傍人独悲苦。
东邻少年安所如,席门穷巷出无车。
有才不肯学干谒,何用年年空读书。
长安少年不少钱,能骑骏马鸣金鞭。
五侯相逢大道边,美人弦管争留连。
黄金如斗不敢惜,片言如山莫弃捐。
安知憔悴读书者,暮宿虚台私自怜。
你难道没有见过富家翁吗?曾经的贫贱日子又有谁能与之相比呢?
一朝之间金钱多得无法计算,万事都胜过人,像猛虎一样强健。
子孙们在眼前成长,妻子能弹琴,妾侍能舞蹈。
他自夸今天的富贵,竟然嘲笑周围人独自悲苦。
东邻的年轻人又在哪里呢?在那贫穷的巷子里出行没有车马。
有才华的人不肯学习和拜访,年年读书又有什么用呢?
长安的年轻人不乏金钱,能骑骏马和鸣金鞭。
五侯在大道上相逢,美人们争相留连于弦管之声。
黄金如同斗般多,毫不吝惜,片言如山,岂能轻言抛弃!
谁又知道那些憔悴的读书人,夜晚孤宿于虚台,默默自怜呢?
高适(约702年-765年),字达夫,号白云,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北,后移居陕西。他为人豪放,作品多描写边塞和战争,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行路难》二首创作于唐朝中期,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艰难求生之际。诗中反映了当时士人面临的困境与对社会现象的厌倦。
《行路难》二首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敏锐的人文关怀,展现了高适对社会不公和人生困境的思考。首诗通过描绘富人的奢华生活与贫苦读书人的辛酸,形成鲜明对比,使读者感受到社会阶级的差距和对理想的无奈。诗中提到的“自矜一朝忽如此”,不仅反映了富人对贫贱生活的无视,也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在语言上,诗人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和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如“黄金如斗不敢惜”,用夸张手法表现财富的泛滥,而“片言如山莫弃捐”则强调了言语和知识的重要性,暗示着知识的价值被人们所忽视。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呼唤人们关注那些默默无闻却努力求索的人,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读书人的同情与怜悯,同时也对物质社会的冷漠和精神追求的缺失发出质疑。
整首诗探讨了财富与贫穷的对立,批判了社会对物质的过度追求,以及对精神追求的忽视,表达了高适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注。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富人的奢华生活?
A. 子孙成长满眼前
B. 东邻少年安所如
C. 黄金如斗不敢惜
答案:C
诗中表达了对哪类人的同情?
A. 富人
B. 读书者
C. 长安少年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片言如山”意在强调什么?
A. 财富的重要性
B. 知识的价值
C. 物质的匮乏
答案:B
在杜甫的《登高》中,同样反映了对人生无奈与社会动荡的感慨,但更注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而高适则更强调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