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2:1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2:18:55
原文展示:
阿几 小儿名阿几,眉目颇疏明。 日来书案傍,学我读书声。 男儿事业多,何必学读书。 自古奇男子,往往羞为儒。 阿几笑谓爷,薄云无密雨。 看爷饥寒姿,儿岂合贵富。 翁家破箧中,惟有书与史。 教儿不读书,更欲作何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名叫阿几的小孩,他的眉目清秀,聪明伶俐。他每天来到书案旁,模仿我读书的声音。有人认为男儿应该追求更多的事业,不必学习读书。但自古以来,真正的英雄往往不以儒者自居。阿几笑着对父亲说,薄云不会带来密集的雨。他看到父亲因饥寒而憔悴的样子,知道自己不应该追求富贵。在父亲破旧的箱子里,只有书和史册。如果不教孩子读书,还能教他做什么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也有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此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教育和个人志向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张耒在观察自己孩子的学习态度后,对传统观念和现实情况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一个小儿的视角,探讨了读书与事业的关系,以及个人志向的选择。诗中,阿几模仿父亲读书的情景,反映了孩子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父亲的模仿。然而,诗中提出的“男儿事业多,何必学读书”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读书与事业的不同看法。阿几的回答则显示了他对现实的认识和对父亲的同情。最后,诗中强调了书籍的重要性,暗示了教育的核心价值。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反映了作者对教育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小儿名叫什么? A. 阿几 B. 阿明 C. 阿文 D. 阿强
诗中提到的“薄云无密雨”是什么意思? A. 比喻事物表面与实际不符 B. 比喻天气变化无常 C. 比喻人的外表与内心不一致 D. 比喻事情的发展不可预测
诗中强调了什么的重要性? A. 金钱 B. 权力 C. 书籍 D. 地位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