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雨二首》

时间: 2025-04-30 00:03:21

诗句

离披衰柳已无蝉,黄叶闭门风雨天。

陶令无钱难得醉,竹窗过午枕书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3:21

原文展示: 秋雨二首 离披衰柳已无蝉,黄叶闭门风雨天。 陶令无钱难得醉,竹窗过午枕书眠。

白话文翻译: 凋零的柳树下已经听不到蝉鸣,黄叶飘落,我闭门不出,外面是风雨交加的天气。 像陶渊明那样没钱买酒难以醉倒,我在竹窗下度过午后的时光,枕着书本入眠。

注释:

  • 离披:凋零、散乱的样子。
  • 衰柳:指凋零的柳树。
  • 陶令: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以清贫和嗜酒著称。
  • 竹窗:用竹子做成的窗户,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居所。
  • 过午:指过了中午。

典故解析:

  • 陶令无钱难得醉: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诗人自己生活清贫,难以享受醉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首诗描绘了秋雨时节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有隐逸之志。诗中通过描绘秋雨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通过描绘凋零的柳树、黄叶、风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中提到的“陶令无钱难得醉”,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无奈和对醉意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竹窗过午枕书眠”,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安于现状的心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离披衰柳已无蝉”,通过描绘凋零的柳树和消失的蝉鸣,表达了秋天的萧瑟和孤寂。
  • 第二句“黄叶闭门风雨天”,进一步以黄叶和风雨为意象,加深了秋天的凄凉氛围。
  • 第三句“陶令无钱难得醉”,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无奈。
  • 第四句“竹窗过午枕书眠”,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安于现状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借用典故:通过引用陶渊明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 意象运用:通过描绘凋零的柳树、黄叶、风雨等意象,营造出孤寂和凄凉的氛围。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秋雨时节的景象,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和凄凉,同时也展现了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离披衰柳:象征着秋天的凋零和孤寂。
  • 黄叶:象征着秋天的凄凉和萧瑟。
  • 风雨天:象征着外界的动荡和不安。
  • 竹窗:象征着文人雅士的居所和超然物外的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陶令”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侃 D. 陶潜

  2. 诗中的“竹窗过午枕书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积极进取 B. 安于现状 C. 消极逃避 D. 愤世嫉俗

  3. 诗中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秋天的凄凉氛围? A. 离披衰柳、黄叶、风雨天 B. 离披衰柳、蝉鸣、风雨天 C. 黄叶、蝉鸣、风雨天 D. 离披衰柳、黄叶、蝉鸣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秋天的宁静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的《秋雨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首诗都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但张耒的诗更多表达了孤寂和凄凉,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展现了宁静和美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陶渊明的生平和创作。

相关查询

荔枝香近(歇指) 天启惠酥 南柯子 木兰花(高平暮秋饯别) 四园竹·浮云护月 丑奴儿 玉团儿(双调) 天启惠酥 其一 玲珑四犯(大石) 满庭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螟的词语有哪些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夹辅之勋 附膻逐秽 敢不唯命 乛字旁的字 包含转的成语 豁开头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包含驵的词语有哪些 跑圆场 釒字旁的字 削然 进退维亟 殒碎 谈剑 遭劫在数 大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