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0:03: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03:21
原文展示: 秋雨二首 离披衰柳已无蝉,黄叶闭门风雨天。 陶令无钱难得醉,竹窗过午枕书眠。
白话文翻译: 凋零的柳树下已经听不到蝉鸣,黄叶飘落,我闭门不出,外面是风雨交加的天气。 像陶渊明那样没钱买酒难以醉倒,我在竹窗下度过午后的时光,枕着书本入眠。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当时士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这首诗描绘了秋雨时节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清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有隐逸之志。诗中通过描绘秋雨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雨为背景,通过描绘凋零的柳树、黄叶、风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中提到的“陶令无钱难得醉”,借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无奈和对醉意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竹窗过午枕书眠”,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安于现状的心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清贫生活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秋雨时节的景象,诗人抒发了内心的孤寂和凄凉,同时也展现了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陶令”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陶渊明 B. 陶弘景 C. 陶侃 D. 陶潜
诗中的“竹窗过午枕书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A. 积极进取 B. 安于现状 C. 消极逃避 D. 愤世嫉俗
诗中通过哪些意象营造了秋天的凄凉氛围? A. 离披衰柳、黄叶、风雨天 B. 离披衰柳、蝉鸣、风雨天 C. 黄叶、蝉鸣、风雨天 D. 离披衰柳、黄叶、蝉鸣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