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42:14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往者开元中,主恩视遇频。
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群臣。
爱其谨洁极,倍此骨肉亲。
从容听朝后,或在风雪晨。
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
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
诏王来射雁,拜命已挺身。
箭出飞鞚内,上又回翠麟。
翻然紫塞翮,下拂明月轮。
胡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
王每中一物,手自与金银。
袖中谏猎书,扣马久上陈。
竟无衔橛虞,圣聪矧多仁。
官免供给费,水有在藻鳞。
匪唯帝老大,皆是王忠勤。
晚年务置醴,门引申白宾。
道大容无能,永怀侍芳茵。
好学尚贞烈,义形必沾巾。
挥翰绮绣扬,篇什若有神。
川广不可溯,墓久狐兔邻。
宛彼汉中郡,文雅见天伦。
何以开我悲,泛舟俱远津。
温温昔风味,少壮已书绅。
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2:14
《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
虬须似太宗,色映塞外春。
往者开元中,主恩视遇频。
出入独非时,礼异见群臣。
爱其谨洁极,倍此骨肉亲。
从容听朝后,或在风雪晨。
忽思格猛兽,苑囿腾清尘。
羽旗动若一,万马肃駪駪。
诏王来射雁,拜命已挺身。
箭出飞鞚内,上又回翠麟。
翻然紫塞翮,下拂明月轮。
胡人虽获多,天笑不为新。
王每中一物,手自与金银。
袖中谏猎书,扣马久上陈。
竟无衔橛虞,圣聪矧多仁。
官免供给费,水有在藻鳞。
匪唯帝老大,皆是王忠勤。
晚年务置醴,门引申白宾。
道大容无能,永怀侍芳茵。
好学尚贞烈,义形必沾巾。
挥翰绮绣扬,篇什若有神。
川广不可溯,墓久狐兔邻。
宛彼汉中郡,文雅见天伦。
何以开我悲,泛舟俱远津。
温温昔风味,少壮已书绅。
旧游易磨灭,衰谢增酸辛。
汝阳的让帝子,眉宇间真有天人之姿。
虬须如同太宗,颜色映照着边塞的春天。
往昔开元年间,主恩对他的关照频繁。
他出入朝廷总是不合时宜,礼节上与群臣不同。
我爱他的谨慎与清白,胜过亲生骨肉。
他从容地听政,有时在风雪的晨曦里。
忽然想到捕捉猛兽,园子里飞扬着清尘。
旗帜摇动如同一体,万马齐声肃然起敬。
诏令王来射雁,他已面向命令挺身而出。
箭从飞鞚下射出,又回旋如翠麟。
他翅膀翻飞如紫塞的雀鸟,轻拂明月的轮廓。
胡人虽获颇丰,天神却不欢笑。
王每中一物,手中自有金银赏赐。
袖中藏着谏猎的书信,扣马久等上陈。
最终没有衔接的忧虑,聪明的圣主多么仁爱。
官员免去供给费,水中有如藻鳞的鱼。
不仅是帝王年老,亦是王忠勤之心。
晚年致力于酿酒,门前接待白宾。
大道宽广容纳无能,永怀侍奉芳华的心。
他好学尚重贞烈,义形必定沾湿巾帕。
挥笔绣文扬起,诗篇如有神灵加持。
河流宽广不可逆,坟墓久逢狐兔邻。
宛如汉中郡,文雅之气见天伦。
如何能解我悲,泛舟已至远岸。
温和的昔日风味,少壮时已书写绅士。
旧游易于磨灭,衰谢中增添酸辛。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一生历经盛唐到安史之乱的动荡,诗风多反映社会现实及个人遭遇。
《八哀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是为汝阳郡王琎所作,通过对王的描写,表现了对忠臣的敬仰与对社会动荡的哀痛。此诗生动地反映出当时社会政治的复杂与诗人内心的忧虑。
《八哀诗》通过对汝阳郡王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有对王的外貌、品德及所处环境的细致刻画,表现了王的忠诚与清白。杜甫用“让帝子”、“虬须”等词汇描绘王的威仪与气度,突显其高贵气质。
诗歌的情感基调在于对无能政治的无奈与对忠臣的怀念。诗中反复提及的“爱其谨洁极”、“好学尚贞烈”之语,映射出对理想中君主的渴望与追求。而那些对往昔盛世的回忆,伴随着对当前动荡局势的忧虑,构成了诗人的深刻感慨。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对自然的描绘,又有对历史的咏叹,显示出杜甫高超的艺术造诣。通过生动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汝阳郡王的敬仰,也在悼念中流露出对祖国前途的忧虑与思考。
整首诗以对汝阳郡王琎的描绘为主线,表现了对理想君主的赞美和对当时社会动荡的哀叹,表达了诗人对忠诚、清白与理想治国的追求,反映了杜甫心中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