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重阳》

时间: 2025-05-01 00:27:19

诗句

风流九日胜前期,谁把茱萸压桂枝。

天地尽从骚国老,风烟何似蒋陵时。

故人四海知谁健,白发黄花总奈吹。

满座衣冠陈迹远,明年复忆去年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7:19

原文展示:

重阳
风流九日胜前期,
谁把茱萸压桂枝。
天地尽从骚国老,
风烟何似蒋陵时。
故人四海知谁健,
白发黄花总奈吹。
满座衣冠陈迹远,
明年复忆去年诗。

白话文翻译:

重阳节的气氛比往年更加热闹,谁把茱萸花挂在了桂树上呢?天地间只有骚国的老诗人能感同身受,今天的风烟何曾比得上蒋陵的时光。四海的老朋友,谁还健在呢?白发苍苍的我们和黄花君子又能如何抵挡这秋风?满座的衣冠已经是往日的陈迹,明年到来时,我们又会忆起去年写的诗。

注释:

字词注释:

  • 风流:指情景的热闹和美好。
  •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
  • 茱萸:一种常用来象征重阳节的植物,寓意平安。
  • 桂枝:桂树的枝条,象征高洁。
  • 骚国老:指屈原,骚国指楚国。
  • 蒋陵:指的是屈原的故乡,寓意怀古。
  • 白发黄花:白发象征年纪大,黄花指的是重阳节的菊花。
  • 衣冠:指人们的服饰,象征身份和地位。

典故解析:

  • 骚国老:指屈原,楚国的著名诗人,他的诗作《离骚》被视为古代文学的瑰宝。
  • 蒋陵:屈原的故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 茱萸:古人认为重阳节插茱萸可以避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主要以诗作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重阳》创作于重阳节期间,诗人借节日之际,表达对时光流逝、故人离去的感慨,反映出人生的无常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重阳》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以“风流九日胜前期”引入,展现了重阳节的热闹气氛。接着,诗人通过提问“谁把茱萸压桂枝”,引发读者思考节日的传统和意义。茱萸与桂枝的结合,既体现了节日的习俗,也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转向对历史的回顾,提到“骚国老”和“蒋陵时”,以屈原的遭遇来映照自己对于人生的无奈与失落。四海的故人是否还在,白发与黄花的描写寓意着衰老与无常,令人感到一丝凄凉。最后一句“明年复忆去年诗”则是对未来的期盼与对过往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在变化中渴望永恒的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从欢愉逐渐转向沉思,表现出诗人对生命、友谊以及时间的深刻反思,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和哲理意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风流九日胜前期:描绘重阳节的热闹场面,暗示今年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
  2. 谁把茱萸压桂枝:提到节日的习俗,表达对传统的关注与思考。
  3. 天地尽从骚国老:借屈原的故事引入对历史的追忆,增添了文化深度。
  4. 风烟何似蒋陵时:对比当下与历史,暗示时间的流逝。
  5. 故人四海知谁健:引发对故人的思考,感叹生离死别。
  6. 白发黄花总奈吹:将白发与黄花相提并论,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7. 满座衣冠陈迹远:满座的衣冠象征过去的繁华,已成往事。
  8. 明年复忆去年诗:展现对未来的期望,渴望继续留存美好回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白发黄花”,形成鲜明的对比。
  • 比喻:将友谊比作白发与黄花,暗示其珍贵而易逝。
  • 象征:茱萸、桂枝、黄花等意象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象征着节日的传统和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重阳节展开,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传统节日的描绘,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茱萸:象征着平安与祝福,重阳节的代表植物。
  • 桂枝:象征高洁与美好,体现了节日的氛围。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黄花:指菊花,象征着重阳节的传统意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的哪一天?

    • A. 八月八日
    • B. 九月九日
    • C. 十月十日
    • D. 七月七日
  2. 诗中提到的“骚国老”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屈原
    • D. 陶渊明
  3. 诗中“白发黄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 B. 对时间无常的感慨
    • C. 对故人的怀念
    • D. 对传统节日的庆祝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 《菊花》(陶渊明)

诗词对比:

  • 《重阳》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诗均在重阳节时写作,但前者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的流逝与传统的怀念,后者则体现对兄弟的思念与家乡的情感。后者直白而深情,前者则更具哲理与文化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重阳节的历史与文化》

相关查询

怨辞 其一 煤山吊明怀宗 考满舟经十八滩因分各滩名赋诗 其八 铜盘滩 观山刑鹅夜归 梦中作游山绝句 曝书 送西溪张都宪之南都总督粮储 初夏瀛台 其四 赋山水盆景 癸酉岁徐枢密第赏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修仁 三山二水 矍圃 包含舻的词语有哪些 九皐 驾肩接武 肀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弘裕 逆天行事 新陈代谢 火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水字旁的字 张皇失措 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哀天叫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