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夜月登大观亭》

时间: 2025-04-26 04:05:16

诗句

万里初秋月,中江第一亭。

堑深规地险,祠古吊忠灵。

云共遥天碧,镫馀隔岸青。

登高发长啸,疑有蛰龙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5:16

原文展示:

万里初秋月,中江第一亭。
堑深规地险,祠古吊忠灵。
云共遥天碧,镫馀隔岸青。
登高发长啸,疑有蛰龙听。

白话文翻译:

远方万里,初秋的明月照耀着这座位于中江的第一座亭子。
深深的堑壕和险峻的地势,古老的祠堂为忠灵而设,吊唁先贤。
白云与遥远的天空交相辉映,灯光照映下的青岸在对面显得格外迷人。
我登高而呼啸,似乎有潜藏的龙在倾听。

注释:

  • 万里:形容遥远的距离,这里指景色的广阔。
  • 初秋月:指秋天刚开始时的月亮,象征清冷和宁静。
  • 中江:指中江地区,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名。
  • :指深沟、壕堑。
  • :形容地势的险恶。
  • 忠灵:指忠臣的灵魂。
  • 云共遥天碧:形容云与天空的颜色相得益彰,清澈而明亮。
  • :指灯,照亮的意思。
  • 蛰龙:比喻潜藏的力量或人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振钧,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常常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夜月登大观亭》作于李振钧登高望远之际,表现了作者在初秋夜晚对自然美的感悟及对历史的追思。此时,社会正经历变革,诗人借此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夜月”为引子,开篇便描绘了一幅广袤的秋景。诗人在初秋的夜晚,登上“中江第一亭”,不仅是为了欣赏美景,更是为了表达心中情感。从“万里初秋月”可见,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情热爱。接下来的“堑深规地险,祠古吊忠灵”则转向历史的沉思,表达了对古人忠诚與牺牲的敬仰。这种对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使得诗作更加立体而深刻。

“云共遥天碧,镫馀隔岸青”在描绘夜景时,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氛围,仿佛将人带入一个超然的境界。最后的“登高发长啸,疑有蛰龙听”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以呼啸表达心中的激荡,疑似潜藏的力量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期许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与深厚的文化修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初秋月:描绘初秋的夜晚,月亮照亮了万里大地,营造出一种清冷而辽阔的氛围。
  2. 中江第一亭:引入地点,强调亭子的独特地理位置,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珍视。
  3. 堑深规地险:描写地势的陡峭险恶,暗示古战场的历史与沧桑。
  4. 祠古吊忠灵:提及古老的祠堂,表达对忠臣英灵的怀念。
  5. 云共遥天碧:展现自然的和谐美,云与空的交融。
  6. 镫馀隔岸青:灯光照映下的青岸,营造出一种宁静的夜色美感。
  7. 登高发长啸:诗人登高而呼,情感激荡,象征对历史的反思。
  8. 疑有蛰龙听:以“蛰龙”象征潜在的力量,暗示未来的无限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蛰龙”作为潜在力量的象征,寓意深刻。
  • 对仗:如“云共遥天碧,镫馀隔岸青”,体现出汉诗的工整与和谐美。
  • 排比:通过对自然景象的逐层描绘,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历史的缅怀以及对未来的思考,传达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清冷,代表诗人内心的情感。
  • :象征人文与自然的结合,代表诗人对历史的追思。
  • 堑深、规地险:象征历史的沉重与人类的苦难。
  • 云、天:象征广阔的自然与自由的心灵。
  • 蛰龙:象征潜在的力量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初秋月”所描绘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疑有蛰龙听”中的“蛰龙”象征什么?

    • A. 过去的忠灵
    • B. 潜在的力量
    • C. 自然的美丽
    • D. 诗人的情感
  3. 诗中提到的“中江第一亭”指的是:

    • A. 一座山
    • B. 一座亭子
    • C. 一条河
    • D. 一座庙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夜的自然景色,表达了隐士生活的恬淡与宁静。
  • 李白《夜泊牛津》:以月亮为主题,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李振钧的思考历史和未来的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清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
  • 《李振钧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芦花 江边柳 自君之出矣 柳絮 蝶恋花 秋月 壬辰1832春捧檄来澎随同周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 其二 壬辰1832春捧檄来澎随同周芸皋观察查办抚恤蒙赐书画联扇赋诗申谢 其一 壬辰1832春来澎办赈务临行赋此为蒋怿庵刺史志别 其二 壬辰1832春来澎办赈务临行赋此为蒋怿庵刺史志别 其一 瑶华 蔷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臼字旁的字 包含缣的词语有哪些 营改 广字头的字 头痛治头,足痛治足 魋俚 豺狼当路 卖开头的成语 弃旧换新 父字头的字 特菜 皦皦 席上之珍 人面鬼心 燃煤 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