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1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19:08
送惟良上人归润州
李端 〔唐代〕
拟诗偏不类,又送上人归。
寄世同高鹤,寻仙称坏衣。
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稀。
正被空门缚,临岐乞解围。
这首诗虽非我所擅长的风格,但我仍要送别上人回润州。
寄托我的情怀如同高飞的仙鹤,寻求长生之道却穿着破旧的衣服。
在雨中行走,江边草木已显得短小,露水凝聚,海上的帆船也稀少。
我被这空灵的门所束缚,临近岐路时乞求解开我的束缚。
李端,字子慎,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尤其在送别诗中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此诗写于友人惟良上人即将离去时,表达了诗人对他的依依惜别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追求的思考。
本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与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在开头,诗人坦言自己并非擅长诗歌的创作,但仍然倾心送别,展现出一种谦逊和真挚的情感。接下来的意象中,高鹤与破衣形成鲜明对比,传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失落感。雨中行走与草木短小的描写,不仅渲染了送别的氛围,也象征了人生的艰辛与时间的流逝。最后,空门与乞解围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束缚的挣扎与对解脱的渴望,体现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困境中的矛盾心理。整首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深刻的反思,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拟诗偏不类,又送上人归。
寄世同高鹤,寻仙称坏衣。
雨行江草短,露坐海帆稀。
正被空门缚,临岐乞解围。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渗透着对友人的深情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雅与深邃。
诗中提到的“高鹤”象征什么?
A. 自由与理想
B. 生活的艰辛
C. 友情的珍贵
“坏衣”的意象代表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友人的祝福
B. 生活的困苦
C. 对自然的热爱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忧伤
C. 平静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李端的《送惟良上人归润州》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而王之涣则更侧重于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迈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