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4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49:26
李端的《度关山》
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
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孤雁飞过塞外,雪覆盖的狐关山也恢复了平静。高楼伫立在广袤的原野上,古老的窦口紧邻着长城。金星在晨曦中升起,弯曲的弓箭发出鸣响。谁会想到,捉住敌人的人,竟是贾谊这样的书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贾谊的故事源于他的政治生涯和文学成就,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最终被贬谪。这一典故在诗中强调了文化人的无奈与悲壮。
作者介绍
李端是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边塞风光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边境生活的思考和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盛世,国家安定繁荣,但边疆依然需要时刻警惕,诗人在描绘边塞风光的同时,反映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
《度关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前两句“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开阔而又孤独的边塞世界,雁的飞翔与雪的覆盖,仿佛在暗示着边疆的宁静与不安。接下来的“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则通过对建筑与自然的对比,强调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危楼的孤立与长城的历史厚重相互交织,构成了一种雄壮的景象。
在艺术手法上,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与象征,金星的升起和玉羽的鸣响,仿佛预示着希望与武器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期待。最后一句“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则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反思,揭示出文化人在历史与政治中的无力和悲哀,尽管拥有智慧和才华,但在动荡的现实面前依然显得无能为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形成了一幅壮丽而又感伤的边塞画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文化人的无奈与悲壮,形成了深刻的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危楼”指的是什么?
A. 高耸的建筑
B. 破旧的房屋
C. 农田
D. 村庄
“贾谊是书生”表现了诗人对文化人的什么态度?
A. 赞美
B. 讽刺
C. 同情
D. 不屑
诗中提到的“金星”象征什么?
A. 战争
B. 失败
C. 希望
D. 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李端的《度关山》在描绘自然景象时更加注重情感的流露,前者偏向于壮丽的景观,而后者则融入了更多的历史思考和文化反思。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