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4:30: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4:30:10
为园读易几卢都,归藏连山尽野狐。
大过久无仍假我,绝韦犹在尽伊吾。
百茎蓍草龟相守,一角梅花鹤自呼。
曾与京焦相问难,至今记得石渠无。
在园中阅读《周易》,几乎要把所有的经典都融会贯通,归隐在连绵的山脉中,像野狐一样自在。虽然《大过》已经很久没有人问津,但我仍然能借此来思考,绝韦的思想犹在我心中流淌。百茎蓍草和龟甲互相守护,梅花的角上,白鹤自得地呼唤。曾经与京焦相谈论难,至今仍记得那无尽的石渠。
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诗人、画家和书法家,字子昇,号青藤,晚号白云山人。徐渭一生经历了政治的挫折和生活的困苦,但他在文学艺术上成就斐然。其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读易园诗应一仕人之索》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周易》的阅读和思考,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政治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对《周易》学习和思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开篇提到在园中阅读《易经》,表现出诗人对经典文化的尊重和融会贯通的追求。接着“归藏连山尽野狐”一句,诗人以野狐自喻,表达了对自由隐逸生活的向往。接下来,提到“百茎蓍草龟相守”,这是对古代占卜文化的借用,象征着对命运的探求与守护。
诗中“曾与京焦相问难”一句,流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既有对学问的探讨,也有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对经典的敬仰,也有对人生的反思,展现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经典的学习,诗人不仅在追求智慧,也在反思人生的意义。
诗中提到的“《周易》”是指哪一部经典?
“百茎蓍草龟相守”这句中的蓍草象征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方式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