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33
小别惊年过,情深搅梦思。
每当花发候,便数尔行期。
涧水流香细,林鸠唤雨迟。
柴荆谁午扣,吟苦不成诗。
小别的时光过得让人惊讶,深厚的情感搅动着梦中的思绪。
每当花开时节,就开始计算你到来的日期。
山涧的水流轻轻地散发着香气,林中的鸟儿唤唤着迟到的雨。
柴门的荆棘,谁在中午敲打?我在这里吟咏,却苦于写不成诗篇。
施瑮,清代诗人,生于福建,擅长诗词,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望张二恳圯不至》写作于施瑮与友人张二分别后,因思念而作。诗中流露出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因分别而生的孤寂与无奈,反映了清代文人对友情的重视与情感的细腻。
这首诗整体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深厚的情感。诗人在短暂的分别后,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加深。开头两句以“惊年过”和“情深搅梦思”开篇,展现了诗人对流逝时光的感慨和对情感的深刻体验。随着花开的季节,诗人开始期待友人的归来,这种期待充满了对友情的渴望与珍视。
后面的句子则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了诗人的孤独心境。涧水的清香和林鸠的鸣叫,似乎在呼应着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对友人的思念。而最后一句“吟苦不成诗”更是将诗人的情感凝聚到极致,尽管他尝试吟诵,却因为思念的痛苦而无法成诗,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因思念而生的孤独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中“情深搅梦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柴荆谁午扣”中“谁”指的是?
诗人在诗中期待什么?
比较施瑮的《望张二恳圯不至》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施瑮更侧重于对朋友的思念,而李白则是对故乡的追忆。两者的情感基调虽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背景与意象却展现了不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