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1:47
吾庐虽小亦佳哉,镇日人稀径自苔。
山鸟声依风色入,庭花影共月光来。
笔床茶灶随钱办,药圃瓜畦逐岁开。
况是谢公楼不远,梦余聊复笑衔杯。
虽然我的小屋不大,但也很美好,整天人迹稀少,只有青苔自生。
山鸟的鸣声随着风声飘入,庭院中的花影和月光交相辉映。
书桌和茶灶都随心而办,药圃和瓜田每年都在生长。
更何况距离谢公楼不远,梦中我还时常微笑着举杯畅饮。
施瑮(约1640年-1711年),字子华,号岘庐,清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辞官归隐,生活于山水之间。他的诗歌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写于施瑮隐居生活期间,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满足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诗中反映了他在隐居生活中所体会的宁静与恬淡,展现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这首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施瑮隐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诗的开头便以“吾庐虽小亦佳哉”引入,简单却又深刻地表达了他对生活环境的满足,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中描绘了山鸟的鸣叫和月光下的花影,营造出一种清幽的自然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人迹罕至的世外桃源。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笔床茶灶随钱办,药圃瓜畦逐岁开”,展示了日常生活的朴实与充实。这里不仅体现了隐士的自给自足,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最后两句提到谢公楼,表现出施瑮对友人和往日的怀念,带有一种轻松愉悦的情感。
整首诗在节奏上流畅自然,情感上温暖恬淡,既有对隐逸生活的享受,也有对友谊的珍视,构建了一个理想的隐居生活场景。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以清新自然的景象,描绘了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表现出一种清幽淡泊的生活态度。
施瑮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B. 对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
C. 对功名利禄的追逐
“笔床茶灶随钱办”中“随钱办”指的是什么?
A. 随心所欲的生活
B. 只要有钱就能生活
C. 生活中需要花钱
“况是谢公楼不远”中提到的谢公楼指的是谁?
A. 谢灵运
B. 谢安
C. 谢道韵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优美,强调了自然对人的影响与启发。施瑮的诗则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强调了自给自足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