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9:35
峡哀 其十
作者: 孟郊
枭鸱作人语,蛟虬吸水波。
能于白日间,谄欲晴风和。
骇智蹶众命,蕴腥布深萝。
齿泉无底贫,锯涎在处多。
仄树鸟不巢,踔猿相过。
峡哀不可听,峡怨其奈何。
这首诗中,枭鸱(夜鹰)仿佛能够说人类的语言,蛟龙在水面上吸取波浪的滋养。它们竟然能够在白天时分,谄媚地追求晴朗的风和气候。令人震惊的是,它们的智慧会让人们丧失生命,深邃的山谷中弥漫着腥臭的气息。泉水深邃无底,贫穷的人们在这里流连,唾液如同锯齿般四散。偏僻的树上没有鸟巢,猿猴在高处跳跃相互交错。峡谷中的悲哀无法倾听,峡谷的怨恨又该如何解脱?
孟郊(751-814年),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的深刻情感和独特风格而闻名。他的诗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峡哀 其十》是孟郊在某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他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感悟。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织,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与对环境的关怀。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行为,反映了孟郊内心的孤独与无奈。首句“枭鸱作人语”即以奇特的意象引入,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现实的氛围,夜鹰与人类的语言交织,似乎在暗示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与联系。接下来的“蛟虬吸水波”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联系,蛟龙的神秘与水的流动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诗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思考,“骇智蹶众命”揭示了智慧的双刃剑特性,既能创造也能毁灭。接下来的“齿泉无底贫”则让人感受到深渊般的贫乏与无望,仿佛生活的艰辛无处不在。
最后,诗人在“峡哀不可听,峡怨其奈何”中表达了对人世间悲哀的无奈与无能为力,峡谷中的哀怨仿佛成了人类无法逃避的宿命。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勾勒出一种孤独而深沉的生命体验,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思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切感悟和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选择题:诗中“骇智蹶众命”意指什么?
填空题:诗中“仄树鸟不巢”表达了___的意象。
判断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的积极赞美。(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