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韩郎中愈 其三》

时间: 2025-05-02 04:09:36

诗句

前日远别离,今日生白发。

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常恐百虫秋,使我芳草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9:36

原文展示:

赠韩郎中愈 其三
前日远别离,今日生白发。
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
常恐百虫秋,使我芳草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前几天我们远别,如今我已生出白发。若想知道我心中对你万里的情感,请看我清晨一半的床上照耀的月光。我时常担心秋天的百虫会啃噬我的芳草,让它失去生机。

注释:

  • 前日:前几天。
  • 远别离:远距离的分别。
  • 生白发:因思念而愁苦,生出白发。
  • 万里情:指远隔千里的思念之情。
  • 晓卧:清晨时分躺着。
  • 半床月:月光洒在床上的一部分,象征孤独的心情。
  • 百虫秋:指秋天时虫鸣,象征自然的变化。
  • 芳草:象征友情或美好的情感。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直接的典故,但“白发”常常在古诗中象征着忧愁、思念或人生的无常;“芳草”则常用来象征美好的情感和友谊。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诗歌中的深情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他的诗风往往表现出忧郁和对人情的敏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际,表现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对友谊的珍惜,反映了当时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诗歌鉴赏:

孟郊的《赠韩郎中愈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深厚的情感。诗中通过“前日远别离,今日生白发”开篇,直接诉说了因思念而生的忧虑与愁苦,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情厚谊。接下来的“欲知万里情,晓卧半床月”则将思念的情感通过月光的意象渲染得更加深刻,月光的孤独感恰恰映衬了诗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常恐百虫秋,使我芳草歇”则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对友情的担忧,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前日远别离”:表达了与朋友分别的情景,暗示了离愁。
    2. “今日生白发”:因思念而愁苦,体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忧愁的积累。
    3. “欲知万里情”:希望朋友能理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4. “晓卧半床月”:描绘了清晨的孤独,月光成为思念的象征。
    5. “常恐百虫秋”:用秋虫的意象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担忧。
    6. “使我芳草歇”:象征友情的消逝与内心的痛苦。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发”比作思念的结果,生动形象。
    • 意象:月光、百虫、芳草等意象承载了情感与忧虑。
  •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以及对友情脆弱的担忧,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忧愁与时间的流逝。
  • 月光:象征孤独与思念的深远。
  • 百虫:象征秋天的变化和对生命的无常感。
  • 芳草:象征友情和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前日远别离”意指: A. 诗人和朋友相聚
    B. 诗人与朋友分别
    C. 诗人对朋友的思念

  2. “晓卧半床月”中的“月”象征什么?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时间的流逝

  3. 诗人担心的“百虫秋”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景象
    B. 友情的脆弱
    C. 对自然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诗词对比

  • 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相比,孟郊的诗更为直接地表达思念,而王勃则通过描绘送行的场景表达离别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望江南·莲花峰观云海三首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望江南 其二 望江南 其五 四时闺怨 望江南 其四 斯奋同游清远 望江南 其三十 青墩初夏词 望江南 其三 望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醉乡春 癶字旁的字 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机不容发 工字旁的字 风清月朗 尽相穷形 累块积苏 握炭流汤 氏字旁的字 朱陵 高字旁的字 糸字旁的字 包含梦的成语 鲜蹦活跳 模模糊糊 蓼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