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7: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7:54
原文展示:
慈恩寺起上人院 武元衡 〔唐代〕 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白话文翻译:
在禅堂中与支许共同修行,深入探讨道的本源。 秋云的生灭已经消尽,虚无之中,晚霞也变得空灵。 池水清澈,山峦的倒影映入其中,林木摇曳,树叶随风翻飞。 将来某日,我将焚香等待,再次来此礼拜智慧与聪慧。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武元衡,唐代诗人,字伯苍,河南缑氏(今河南偃师南)人。他是唐代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曾任宰相。武元衡的诗风清新,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武元衡在访问慈恩寺时所作,表达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智慧的追求。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禅堂、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联“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表达了与古代高僧共同探讨道之本源的愿望。颔联“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以秋云的生灭和晚霞的空灵,象征了禅修者对世间万物的超然态度。颈联“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则通过自然景物的生动描绘,传达了禅修者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尾联“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表达了诗人对智慧的向往和对禅修生活的承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智慧的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禅堂支许同”中的“支许”指的是谁? A. 支遁和许询 B. 支谦和许靖 C. 支亮和许劭 D. 支谦和许劭
诗中“起灭秋云尽”中的“秋云”象征什么? A. 世间万物的生灭变化 B. 秋天的云彩 C. 禅修者的内心 D. 自然的美丽
诗中“池澄山倒影”中的“池澄”象征什么? A. 内心的宁静 B. 池水的清澈 C. 山峦的倒影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